APP下载

学前心理学视域下的儿童益智玩具创新设计研究*

2018-11-29何艳婷

科技与创新 2018年24期
关键词:益智玩具儿童

何艳婷



学前心理学视域下的儿童益智玩具创新设计研究*

何艳婷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从学前儿童心理学角度着眼,通过对益智玩具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关系的分析,探讨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益智玩具设计新思路,旨在引起社会对儿童教育与娱乐产品设计的重视,推动儿童益智玩具创新设计发展。

学前心理学;儿童益智玩具;创新设计;语言智能

玩具是学前儿童一种独特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也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载体。但相对于国外设计,中国的益智玩具设计对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重视不够,导致市场上出现的益智玩具存在诸多问题。理清益智玩具与学前儿童成长的关系,结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益智玩具的创新设计,是当前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儿童益智玩具概述

益智玩具,顾名思义是指有益于儿童智力开发的玩具。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智能是由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8种紧密关联的能力组成[1]。这里讲的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系统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儿童益智玩具,以锻炼儿童这8种能力为主要目的,包括语言能力类益智玩具、音乐能力类益智玩具、数理智力类益智玩具、空间智力类益智玩具、自我智力类益智玩具、动觉能力类益智玩具、人际智力类益智玩具和观察智力类益智玩具。

2 益智玩具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在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中,玩具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儿童学习知识、探索世界的最佳途径。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尤其是益智玩具,孩子的身体机能、社会认知、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都能得到全面成长。

2.1 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机能的发展

学前期是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儿童身体发育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益智玩具是家长、教师有意识地锻炼孩子身体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玩益智玩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促进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健康发展,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平衡感、反应度、力量等,使幼儿的身体更加敏捷、协调,促进其生理机体良好生长。

2.2 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游戏行为基本上都是通过玩具这一物质载体实现的,玩具承载着对学前儿童的启蒙教育。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通过玩具传递的信息加深对生活的了解,提高他们认知世界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通过摆弄玩具,儿童还可以认识玩具的性能、特点和玩法等,从而促进其儿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认知水平的发展。

2.3 有助于学前儿童良好个性的养成

儿童从3岁起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主要表现在其对某些事物活动的兴趣和态度上。益智玩具对学前儿童个性能力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因游戏内容丰富、游戏情节多变、游戏形式多样,不仅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游戏的动机,还可以帮助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幼儿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2.4 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集体生活、人际交往、社会行为和道德的产生等方面。玩具是孩子交往的媒介,玩玩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关爱别人、诚实守信、协商合作等道德行为和处事态度,而且还能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与人分享的满足感,进而锻炼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1]。

3 儿童益智玩具创新设计原则

3.1 互动式设计原则

学前儿童益智玩具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儿童和玩具之间、儿童与同伴之间。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儿童需要不断地探索,需要与小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对儿童的实践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感知能力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互动玩具不仅可以引导家长、伙伴加入到游戏中来,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互动中的协商、合作、交换等人际交往的基本行为,感知到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而如今,绝大多数儿童玩具一味追求智力开发,而对儿童学习能力、社会性发展等思虑较少,未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特征去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因此,在研发设计学前儿童益智玩具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儿童成长阶段,尽可能营造更多适合孩子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的玩具主题和互动场景,让孩子在互动中感受乐趣、增长知识。

3.2 情感化设计原则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把人的情感分为3个层次,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因为每一种情感层次在人体机能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本能水平的设计是为了激发用户最初的愉悦情感,在本能水平的设计中,产品的物理特征即视觉、触觉、听觉等处于支配地位。行为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产品的性能,优秀的行为水平设计必须具备良好的功能、易懂性和可用性的特点。反思水平的设计针对的是产品设计中情感化体验最深的层面,在于能让不同的用户在使用同一产品时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情绪反馈和情感共鸣[1]。情感化设计理念是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充要条件,益智玩具设计理应以儿童为本,以孩子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在设计过程中寻找更加符合学前儿童需要的设计元素,利用造型、色彩等元素的重新搭配,使孩子产生愉悦的体验,再以优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完成益智玩具的本质要求,使孩子对玩具产生情感,从而实现儿童与玩具的沟通与感性交流[2]。

3.3 个性化设计原则

瑞士分析心理学家CG荣格认为,个性化是人的意识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通过个性化,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中的某些内容被心灵不自觉地吸收并得到强化,从而使个人意识从集体的意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在心灵上不可分的、独立的整体[2]。

优秀的益智玩具设计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而要成功做到这一点,个性化理念必不可少。益智玩具设计个性化,就是要以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为设计基础,周全考虑学龄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提升、创新玩具设计理念,使之能够更符合、更满足儿童的实际需要。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其生理、心理各方面机能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素质的幼儿对玩具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幼儿玩具时,不能够千篇一律,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身体状况、性别、不同地区幼儿的需要,要在深刻了解、掌握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并根据幼儿年龄、身心发展、身体差异等方面的不同需求,科学细分市场,进而提高玩具设计的目标指向性。

3.4 本土化设计原则

本土化设计是基于民族、文化、地域等特色,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运用现代生产工艺与科学技术,进行的一种再创造、再设计活动,注重的是产品功能上的实用、地域特征的凸显、文化内涵方面的体现等。玩具就像是色彩斑斓的万花筒,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缩影,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象征,学前儿童可以通过把玩本土化的益智玩具了解民族文化。在我国,儿童益智玩具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战国时期就有了九连环,孔明锁、华容道出现在三国,七巧板出现在宋代。但因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迁,我国传统的带有浓郁中国元素特征的益智玩具,因为形态粗糙、材料简陋、包装陈旧、生产技术落后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只要设计师善于汲取历史文化的营养,并用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深入领会儿童益智玩具研发的设计要领,把握本土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推陈出新,就能设计出富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儿童益智玩具产品来。

4 结束语

当今社会,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重视,与此同时,对相伴儿童成长的益智玩具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相对国外设计,中国的益智玩具设计对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够重视,导致玩具产品功能、年龄定位等针对性不强,缺乏科学的市场细分。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应建立在有益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并对不同年龄阶段“智力”的发展需求进行研究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儿童健康成长需求的益智玩具。

[1]吴剑锋,上官培军.基于认知特征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研究[J].设计,2018(09).

[2]何艳婷.基于游戏活动中幼儿发展需求的玩具设计研究[J].设计,2017(20).

[3]王馨,王峰.反思层面的儿童教育类APP情感化设计研究[J].装饰,2018(07).

[4]佟雪松.婴幼儿用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5]曾学菲.“个性化”儿童床品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学前心理学视域下的儿童益智玩具创新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8SJA1626)

2095-6835(2018)24-0078-02

G434

A

10.15913/j.cnki.kjycx.2018.24.078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益智玩具儿童
益智故事会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益智大比拼
益智大观园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