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之初”家长要更多鼓励和等待
2018-11-29周小荣江苏海安市北凌小学
周小荣 (江苏海安市北凌小学)
开学了,孩子第一次坐在教室里上课、第一次写作业、怎么回答老师的问题、上体育课是否知道脱外套、放学老师交代了什么事情……孩子的“学之初”应该有个怎样好的起步?不少家长为此操心、着急,有的家长甚至在头一个月焦虑得失眠,总担心孩子写不好字、达不到要求、比别人落后。
造成“学之初”学生家长焦虑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根深蒂固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偏颇理念的影响,二是一些家长缺乏对一年级孩子学习特点的认知,常常以成人的观点来观照,把孩子的阶段性特点看成“不可饶恕”的缺点。事实上,孩子这些所谓的“缺点”,只是过渡阶段的“假性缺点”,只需家长恰当提醒引导,辅之学校老师的不断要求、规训,很快就会消失。如果家长过分焦虑,严厉地惩罚纠正,不仅效果差,还会损害孩子上学的积极性。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的“学之初”,绝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应该静心做好几件事。
首先,家长不能心急。学之初的孩子不可能凡事考虑周全,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去做,偶尔会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家长获悉后,不要急于求成下达许多“不准”禁令,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就事论事”,给孩子讲清楚错在哪里,然后是经常性的温情提醒“静待花开”。其次,“学之初”孩子往往“任务意识”淡薄,记不住老师的要求,有个别的几乎听不懂老师的指示,如不知道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甚至弄错上学和休息的时间。家长可以通过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提示学生回想任务;布置给孩子一份能胜任的任务等,创造性地养成孩子的任务意识。再次,“学之初”的孩子表现出种种“缺点”。因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心思稚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够强。如果家长不断要求,而孩子总是难以达到,长期下去一旦没有做好老师的要求,孩子就很焦虑、害怕,觉得自己什么都做错。因此,对“学之初”的孩子,家长不必怒气冲冲地指责、埋怨,巧妙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才是第一要务。
总之,对带着懵懂幼稚萌态的“学之初”的孩子,家长需要做好角色转变,调整好心态,以耐心和鼓励,等待孩子的成长。要知道,学习是持久的马拉松,不在于开始的那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