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转型中的应用
2018-11-29李丽丽
王 欣,李丽丽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难险阻、勇敢拼搏、排除万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进而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所累积下来的重要精神财富,红色资源有着丰富的种类,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效果更是尤为突出,是我国社会文化的体现,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
2 唐山市红色资源特殊性及教学价值
唐山作为河北省经济强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地区,“唐山精神、抗震精神”更是闻名全国。唐山不仅是一座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城市,而且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和革命斗争名城,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过重要贡献。1911年12月爆发的滦州起义,成为了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22年唐山地区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唐山地区组织,也更好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唐山的传播;唐山玉田县农民革命暴动,标志着北方农民第一次掀起土地革命的浪潮;开滦五矿大罢工,也将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辽沈、平津两大战役胜利都离不开唐山这一主要后方基地。所以唐山有着无比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将唐山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也是在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讲话精神,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转型发展与创新工作的开展,对培养祖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有着现实意义。
2.1 唐山市红色资源特的殊性
2.1.1 “红色资源”具有丰富的特殊性
唐山市的红色资源数量丰富且形式多样,在时间跨度上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建设时期唐山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参与,同时为人们保留下了丰富多样的革命和活动遗址资源。如:在唐山开滦爆发的历史上著名的工人运动—“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为反帝国主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还有着很多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如:唐山丰润潘家峪村惨案纪念馆,唐山遵化鲁家峪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唐山乐亭县。由此,开滦矿史展览馆、喜峰口抗战旧址、冀东烈士陵园、潘家峪庄惨案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等共同组成了唐山市肥沃的红色教育资源。所以,不管是从其所代表的红色内涵上还是从种类数量上衡量,唐山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有特点。
2.1.2 传奇色彩和地位的特殊性
唐山在中国历史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众多历史名人都在唐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孕育、发展。如:清代著名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唐廷枢在唐山创办了第一家煤矿开平矿务局;著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邓恩铭、王尽美等人也都在唐山发动过工人革命运动;此外,唐山乐亭县曾是原交通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同时也是冀热辽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的李运昌同志的诞生地,更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的故乡。 唐山不仅诞生了众多影响力巨大的政治、经济组织,同时也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与组织相关的建筑遗迹、事迹、遗物等珍贵资源。据统计唐山市现有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等重要文物点1000余处。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
2.1.3 三色资源相互映衬特殊性
唐山不仅仅具有红色资源的优势,同时绿色和古色资源也熠熠生辉。在唐山境内,有被喻为京东第一景的灵山,也是唐山八大景区之一。唐山迁西境内有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的青山关水门。还有以遵化鹫峰山为代表的新开发的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以遵化万佛园景区、碧海浴场、净觉寺等宗教景观和海滨旅游资源。红色,绿色和古老的三色资源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因此唐山的绿色和古色资源可以更好地配合红色资源,三者和谐发展,相互提升。
2.2唐山市红色资源的教学价值
基于丰富的革命历程,加之不断的积累创新,唐山拥有着十分丰厚的红色资源,其本身的政治性、教化性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具体分析,唐山红色资源的教学价值体现为以下几点。
2.2.1 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主导者,在新时期新的教育环境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核心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推进基于红色资源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课程创新既是自我提升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新环境赋予教师的一项新的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统一思想,细化教学目标,并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局限于理论创新更要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防止形而上学的教学。从高校的角度来说,高校要需要加强和完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和创新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对红色资源的重要价值的认识和实际应用。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审机制,促进对教师教育教学实效性评审的科学化,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创新,形成标杆榜样,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2.2.2 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现阶段,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依靠高校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思想理论的广泛引导有着很好的便利性,但课堂上的理论传授缺少实操性,不利于学生对于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所以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在理论传授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方面进行创新。在这一方面,各高校应当同有关部门、单位进行合作,或与企业结合共建,建立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基地,并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通过实践教学和组织红色文化活动来促进思政教学的转型创新,让学生不仅能够接受理论知识的熏陶,更能够通过亲自实践来感受思政课的魅力。最终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2.2.3 加强红色文化网络化阵地建设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网络已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当中,网络的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优势给教育教学工作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转型创新的重要方向引领。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加强与红色资源的结合互动,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同时,高校还可以不断加强红色资源网络建设,丰富其教育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中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依靠红色资源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3 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认清我国国情和现状,促进大学生政治素养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教育效果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程特点,从思想政治教师,学生和高校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3.1 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亟待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是高校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流者和中介者。其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和研究。部分教师显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有待提高。目前,部分高校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不扎实、不牢靠。一些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态度较差,理想信念不牢固。还有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他们并没有真正把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最终目标放在第一位。甚至极少数的一些思想政治教师有着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他们在推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过程中抱有怀疑的态度,给学生传递了消极的想法和负面的形象。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培养方式需要更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内化学生的观念和品质已成为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老旧的培养程序已经不再符合当前学生的需求,大学生更愿意接受一种有趣,实用和能够参与的学习模式。一些教师仍然遵循以前的培养程序,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当前的政治热点脱离。虽然中间也加入了相关的视频和历史故事,但这还不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更有可能接受易于理解,诙谐幽默的培养方式,并希望在培养过程中增加参与度。
3.2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作为具有独立行为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个体,其自身的学习态度,理解水平和社会实践经验也是思想政治课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目前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上思政课的态度有待提升和改进。
一方面,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态度和立场不够正确。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抱着不感兴趣的态度,不重视思政课。当提到意识形态和政治阶层时,他们就很头疼,从心中拒绝这门课程,导致思想政治课成为他们跳课的必修课。甚至一些按时上课的学生也经常“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很好地学习。当被问及思想政治上课的效果时,有些学生故意将原因归因于教师授课不好或课程不合理等外部原因。一些大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想意识与信仰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从而动摇了原本正确的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高校的部分大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到位,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则更加困难。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不仅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外部的因素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受不良媒体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渗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主要方针、政策有有偏见,未能建立坚定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信仰,甚至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认为西方的政治体制更优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各高校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3.3 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的定位不准确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乃至整个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每个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继承者。
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总体规划不够科学,不切实际。一些高校只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简单的公共必修课,目标定位不准确。还有部分高校的课时安排较少,这使得教师在授课中不得不减少重要内容。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课培训评估体系,即教师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能否真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学生是否认同思想政治课等。总之,高校没有准确地把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为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没有上升到“立德树人”的培养高度。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课”培养的实践平台寥寥无几,教育内化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的培养方面投入不足,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师培训和学生实践平台建设。这导致思想政治课程客观上仅限于纯粹的理论教育模式,除了在课堂上涉及一些实践内容外,几乎没有课外实践的机会。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解的表面上,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脑海里的思想。
4 依托唐山市红色资源推进思政课教学转型
4.1 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政教育教学路径
在2018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被传下去”。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说红色故事,继承红色基因,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发展转型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开展红色资源教育,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教学资源,努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不断创新探索。将红色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如利用唐山红色资源特殊性和教学价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将结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烈士牺牲精神。这种仪式具有教育人们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祖国是民族的根,爱国是民族的魂”的信念。鼓励新时代的学生认清现实、珍惜宝贵的时光,把爱国情怀转化为服务国家的雄心,放飞青春的梦想,谱写生命的篇章。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从屈辱中站起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不屈的民族精神,是因为无数的爱国志士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涵的精神,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铭记于心。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让红色基因不断传承。这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同时也包括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必受教科书的约束,可以通过生动的红色故事和革命传统理念的讲授,从中提取当代价值观。当然红色基因教育也可以以其他的形式进行。例如,唐山红色资源博物馆可以针对本市各高校组织巡回展览,为高校带来图片、影像展板,并可通过数字技术将博物馆“搬迁”到校园。通过这些创新形式,让师生一起学习红色基因中蕴涵的当代价值,让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活”起来。
4.2 发挥理论宣传优势,加强贯彻党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作用,坚持党的思想建设,抓好“总开关”,努力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进”(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把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三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首要政治任务,引领广大大学生用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宣传教育,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地,敢于应对各种意识形态挑战,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奠定基础,培养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人才。
要把政治建设放在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首位。要坚定“四个自信”,同时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主动地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指导实践,促进工作。在政治立场、原则、方向和道路上,始终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要认真组织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相关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党员具有学历高,职称高,科研成果高的优势和特点,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建设的重要指示,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鲜明特色的高校智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模范标杆和思想政治教师先进党支部。
4.3 重视转型特色,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
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定位变得更加明晰,并获得了相应的国家优惠政策和适当的发展资金。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也应该反映时代的进步,体现改革和创新。高校发展转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与当地产业更加紧密结合,产生了许多的校内外合作。大学生则有更多机会参与实践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将唐山重点红色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为高校学生专业实习和企业岗位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成效。转型高校一般具有地方性、服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根据学校的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可以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使得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对我国依法治国具有亲身的体验和认知。从而让法治理念的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在实践中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人成才。进而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缺乏针对性,效果差,缺乏深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