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铃木溃疡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分析

2018-11-29杨晓文

绿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悬铃木溃疡病病原菌

杨晓文

(三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 三明 365000)

1 病原及危害

悬铃木溃疡病(Ceratocystisfimbriata)属子囊菌纲、肉座目、长喙壳科(Ceratocystaceae)长喙壳属(Ceratocystis)真菌。该病首先在美国报道,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USDA)在开展全国有害生物普查中首次发现,但一直没有重视[1]。20世纪50年代从欧洲南部的几个港口传入欧洲,60年代中期传入法国,由于当地寄主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此后在当地迅速蔓延开来,引起大量悬铃木枯死,平均死亡率达13%,部分地区死亡率达到70%左右,悬铃木溃疡病在法国南部蔓延期间,引起25万多株悬铃木死亡[2]。此外,该病导致悬铃木畸形生长,法国许多城市如沃克吕兹省、科西嘉岛、里昂省、埃罗省、阿尔卑斯-滨海省成千上万的悬铃木畸形生长,严重影响市容[3]。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调查发现,20世纪80年代,悬铃木溃疡病传入意大利并开始迅速蔓延,危害相当严重,之后瑞士和西班牙相继发现,引起大量悬铃木枯死或畸形[3]。

2 风险分析

2.1 地理标准和管理标准

2.1.1 世界分布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那州、新泽西州等)、法国(沃克吕兹省、科西嘉岛、里昂省、埃罗省、阿尔卑斯-滨海省)、意大利(阿布鲁佐、卡拉布里亚、巴斯利卡塔、拉齐奥、西西里等12个大区)、瑞士和西班牙部分地区[2,4,5]。

2.1.2 国内分布

我国检疫部门将悬铃木溃疡病列为国家三类检疫对象。国内目前没有悬铃木溃疡病的相关报道。

所以该病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理标准和管理标准。

2.2 定植的可能性

2.2.1 寄主

主要为悬铃木属(Platanusspp)的所有树种。从美国和欧洲的发生规律来看,其中高度感病主要有二球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一球悬铃木(Platanusoccidentalis)、三球悬铃木(Platanusorientalis)[3,7]。

2.2.2 国内寄主

悬铃木属(Platanusspp)共12个种,中国引入栽培的仅3种,即二球悬铃木(P.acerifolia)也称英桐和该杂交种的亲本一球悬铃木(P.occidentalis)又称美桐、三球悬铃木(P.orientalis)又称法桐。现在我们通常把这三个种统称“法桐”。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华北地区均有分布,是各大城市的重要行道树和园林绿化树种。即国内寄主资源较丰富[9]。

2.2.3 悬铃木溃疡病在我国的适生性和抗逆性分析

从该病在欧洲、北美等国的发展规律来看,病原菌适应性很强,受气候环境因子影响较小,发病地区气候多样,例如在悬铃木溃疡病发生地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内达华等州属于亚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等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温暖干燥的;新泽西州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在欧洲该病害发生区,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的[10]。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气候相同,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华北地区和美国的新泽西州气候比较相似,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子囊盘在寄主溃疡周边越冬,在极端条件下易形成子座等各种子实体,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是该病害的主要接种体,主要通过气流或雨水溅散等途径进行传播。病害发展受气温、干湿度等气候因子影响小,温暖湿润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爆发。从该病在欧美各国发展规律以及部分生物学特性来看,我国华北地区冬季的低温并不影响该病的发展。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中,气候相似性原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华北和南方地区都在该病适生范围之内[10]。

2.3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

2.3.1 悬铃木溃疡病近距离传播

病原菌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是病害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接种体,这两类孢子均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能通过自然风、雨水溅散、地表径流等途径扩散传播,从寄主气孔、皮孔等各类自然孔口以及表面伤口侵入[2],在发病地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对病害的影响较大。病原菌的菌丝及各类菌丝组织也能通过修枝剪、工具刀等进行人为传播。病原菌也能通过部分媒介昆虫如悬铃木的方翅网蝽(Corythuchaciliata)等进行近距离传播,并形成复合侵染[5]。

2.3.2 悬铃木溃疡病的远距离传播

悬铃木溃疡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病原菌不仅能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中迅速扩散,而且也能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长期存活,最久可达5年左右[2],从发病寄主或病死植株中取出的锯屑和碎片也能具有传染性[7]。所以悬铃木溃疡病能通过原木、木制包装、土壤、苗木、接穗以及各种无性繁殖材料进行远距离传播。

2.3.3 国内潜在的媒介昆虫

从北美和欧洲的发生规律来看,悬铃木方翅网蝽(C.ciliateSay)是该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悬铃木属植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我国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分布属昆虫纲,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取食,造成寄主早期落叶甚至枯死,对悬铃木构成重大威胁[9]。此外,国内危害悬铃木的其它害虫如,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六星黑点蠹蛾(ZeuzeraleuconolumButler)、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褐边绿剌蛾(LatoiaconsociaWalker)等也有可能成为潜在媒介昆虫,条件适宜,则与之形成复合侵染,所以国内媒介昆虫资源较丰富。

2.4 潜在的经济重要性

2.4.1 悬铃木溃疡病对我国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

悬铃木属树木因其生长迅速、树形优美、抗逆性强、耐修剪、易繁殖、净化空气等优点,成为全球温带及亚热带各大城市普遍的公路、街道和工厂的绿化树种,被称为“行道树之王”。20世纪初引入我国栽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国内许多城市将其做行道树,特别在上海、杭州、南京、徐州、青岛、九江、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悬铃木占到行道树的70%以上。所以该病的传入将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绿化[10]。

2.4.2 悬铃木溃疡病防治和铲除困难

从目前国外的防治经验来看,目前对于悬铃木溃疡病没有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所以该病一旦传入国内,定植并扩散开来,将对国内悬铃木属树种造成毁灭性打击,由于病害铲除困难,将给城市绿化带来极大损失 。

2.5 传入的可能性

悬铃木溃疡病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第一种途径,从疫区进口的苗木、花卉、未经严格处理的木质包装、带皮原木以及所携带的土壤很可能携带病原菌孢子囊及子囊孢子,这类接种体具有极强的抗逆性,能长时间保持生命力,一旦随各类媒介传入国内后,能通过园林绿化、原木运输、花卉栽培、地面径流以及各种动物活动等途径传播开来。第二种途径,媒介昆虫成虫或虫卵随进口苗木花卉一起传入国内,在适当条件下,随媒介昆虫扩散传播并定植下来。第三种途径,病原菌菌丝以及各类菌丝组织如子座、索等能在寄主木质部和韧皮部内存活较长时间,并随进口原木和没有严格处理的木制包装传入国内。

3 结语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渐频繁,为各种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远距离传播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针对性地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严防有害生物入侵,保护本国生态资源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从悬铃木溃疡病的地理标准和管理标准、定植的可能性、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潜在的经济重要性以及传入的可能性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8],分析结果认为:①悬铃木溃疡病目前尚未传入我国,美国农业部(USDA)、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都非常重视该病的发展情况。②国内有一定数量的媒介昆虫和寄主资源。③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中,气候相似性原理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华北地区均在该病适生范围之内。④悬铃木溃疡病在我国定殖后能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迅速扩散开来。⑤悬铃木溃疡病一旦在国内爆发将对我国森林资源、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该病能通过进口苗木、花卉、原木、木质包装及其所携带的土壤极易传入国内。所以风险分析结果认为悬铃木溃疡病传入我国的风险极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2],应尽加强悬铃木溃疡病检疫力度,严防传入国内。

猜你喜欢

悬铃木溃疡病病原菌
悬铃木树
澳大利亚:拟利用狗检测柑桔溃疡病
四川认定两个抗溃疡病猕猴桃新品种
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气象因子对秭归柑橘潜叶蛾及溃疡病发生的影响分析
悬铃木
悬铃木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