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不只是求“趣”

2018-11-29石兴风

快乐语文 2018年32期
关键词:劳动成果新房子脚印

文/石兴风

【习作提交】

农民养了一头牛和一条狗。一天,主人建了新房子,为激励它俩把工作做得更好,主人说:“你俩比一比,谁的工作有新起色就进新居。”狗为了进新房子,趁牛犁完地回家之际,跑到田里踩了许多脚印。还没等牛走回家,狗已抢先跑回向主人报告:“我不仅看好了门,而且耕了一块地。该我进新房子。”

“你能耕地?”主人疑惑地问。

“是啊!不信您去看。”狗说着咬住主人的衣角往田里拉。

来到田边,狗指着满地的脚印对主人说:“看,满田都是我的脚印,这田不是我耕的吗?”牛气得火冒三丈,一头向狗抵来。可是狗四肢灵巧,笨重的牛怎能抵得到它呢? (《牛与狗》)

【存在问题】

习作通过人格化的动物形象来构思故事,“人物”特点鲜明。美中不足的是,故事结尾以老实的牛失败而告终,失去了抨击丑恶现象的功能,没有宣扬正能量。写童话不能只追求“有趣”,更重要的是要有教育意义。建议继续补写狗的伎俩被揭穿,遭到应有的惩罚。

【修改调整】

牛见他们匆匆忙忙往田里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回转身来想看个究竟。来到田边,狗指着满地的脚印对主人说:“看,满田都是我的脚印,这田不是我耕的吗?”牛见狗不知羞耻,把别人的劳动成果说成是自己的功劳,气得火冒三丈,一头向狗抵来。可是狗四肢灵巧,笨重的牛怎能抵得到它呢?牛急得没法,愤怒地用前爪扒开被土块盖住的牛脚印,主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就这样,主人将牛请进了新屋。只要有青草,主人总是牵着牛去吃。即使在没有青草的冬天,主人也会为牛备足它已吃习惯的干稻草。而狗呢,只能吃主人的剩饭,住在屋檐下,没有单独的房子。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片段调整了故事结尾——主人明白真相后,公正处理。从此,牛吃草,有房子住;狗吃剩饭,没房子住。既顺理成章,又符合现实,充分体现了文章的教育意义——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总有一天会被识破,而且决没有好下场。

(本文可作为教育部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指导)

猜你喜欢

劳动成果新房子脚印
黄鹂太太的新房子
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要珍惜
小狗的新房子
新房子
劳动成果评比
奇怪的脚印
三只小猪de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