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2018-11-29曹新华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订单式课程内容职业院校

曹新华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1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现代汽车维修业被划分为第三产业,属于服务性行业,现正逐渐向专业化、高科技化层面发展。现代汽车逐渐普及,成为普通市民日常使用的出行工具,汽车的功能性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社会对于环保和新能源的重视和开发,市场上每年都有大量新型车型投入,不断创新的新兴技术被逐渐运用于汽车上[1]。汽修行业对于行业高尖精人才已形成巨大的需求,急需职业院校培养和输送大量专业技术素养高、实际维修技能强的复合型汽修人才。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汽修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充分的汽车检测维修、计算机操作程序应用、汽车美容保养等专业知识,并在汽修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累计经验,更好更快速地解决汽车故障问题。

2 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结构现状及职业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低层次过剩,高层次短缺

从现时我国汽修行业人才结构上看,大部分的从业人员学历不高,文化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维修技术主要以实际操作累计为主,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训;仅有较少从业人员是接受过专业的汽修知识和技能培训,拥有国际认证的汽修资格证书,逐渐形成低层次汽修人员过剩,高层次汽修人才短缺的艰难局面。中高级汽修人才、复合型优秀人才紧缺的问题,已对我国汽修行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是各职业院校和汽修行业共同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2.2 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汽修行业发展及人才需要的情况来看,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已有新的探索,针对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都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改进,但由于整体起步时间较晚,在探索改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代汽修专业人才要求同时具备多项技能,不仅需要熟悉汽车结构和汽车维修知识原理,还要懂英语,能借助高科技检测仪和设备对问题车辆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需要培养出满足现代汽修行业需求的人才,职业院校依然在汽修专业的教学体系上探索改进中[2]。

3 拓宽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具体做法

3.1 按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特色去设计课程内容

为更好地拓宽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职业院校在开设和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打破传统的模式,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中心工作,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社会市场用人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安排。由于汽车维修专业属于注重技能性和实操性的专业,同时汽修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块,因此职业院校应该以紧贴知识发展速度为基准,每学期适当调整部分课程内容,将社会上新产生或已广泛应用的技术加入至课堂教学内容中,保持知识的实时性和与时俱进。

3.2 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鉴于职业院校汽修实训场地有限的现实条件,面对不断增加的汽修专业学生数量,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较有效的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职业院校可以因地制宜地与当地规模较大的汽修企业进行紧密合作,以汽修行业和社会需求作为主要导向,将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企信息资源共享,定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汽修行业复合型优秀人才,实现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高效化。

3.3 引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也成为“人才定做”,是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探讨并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把学生量身打造成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在培养汽修专业人才时可引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广泛了解汽修企业的用人需求,主动与汽修企业谋求战略合作,邀请大规模汽修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争取形成学校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订单式”人才的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4 结束语

汽车维修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现已逐渐迈向高科技高层次领域,社会和行业对于高水平专业汽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加大,作为专业性实操性人才培养的摇篮职业院校而言,拓宽和优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唯有通过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现代汽修产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立能.中职汽修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浙江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2015.

[2]顾春燕.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2016(7).

猜你喜欢

订单式课程内容职业院校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