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记湖州市首个专业社工机构创始人李红

2018-11-29164班

作文新天地 2018年26期
关键词:德清县益民李红

◎164班

“社工到底是什么?从职业的角度来说,可称为社会工作者。这是一份用心和善良才能够做好的职业。”这是一个社会工作者通过亲身实践,对自己工作的理解;这也是她代表湖州市首个专业社工团队在2017年湖州市党代会上的发言。她就是德清县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德清县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法人——李红。

在做专职社工之前,李红是一名社区干部,自从2008年参加了全国首次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便与社工结下了不解之缘。社会工作的魅力一天天吸引着她。终于,在2012年的冬天,她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注册成立了浙江省湖州市首个专业社工机构——德清县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任法人兼理事长。

“取名‘晨曦’,寓意社会工作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充满希望,朝气蓬勃。”李红这样介绍。然而,成立容易,真正去做并将社会工作发展壮大却困难重重。当时大家对社会工作完全陌生,认为社工等同于义工,而她当时又是社区干部,这双重身份让她开展工作困难重重。面对连连的挫败,李红也曾想过放弃,但她真心喜欢这份职业,真心地认为能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奉献自己是一种幸福。为了追求这种幸福,在家人的支持下,李红毅然辞去了社区干部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工作事业当中。

社工工作繁杂、琐碎,需要耐心,也需要恒心。对吴益民(化名)老人的帮扶可以追溯到六年前。当时,老人孤苦伶仃,老伴早已离世多年,养女也在多年前弃他而去。面对凄惨的晚景,老人想不通,甚至产生了厌世的念头。所幸,当时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启动了“夕阳乐”特殊老人关爱行动计划,吴益民老人的情况引起了李红的关注。于是她走进老人家中,立足老人需求,开展心理疏导;同时,帮助链接资源,让更多的志愿者走进老人家中。她组织志愿者们帮老人安装了热水器,更换了电视机;陪老人吃年夜饭;带老人参加活动,认识新朋友。慢慢地,老人走出了自怨自艾的小天地,变得开朗起来了,开始主动走出家门,与同龄人一起寻找乐趣,阳光面对每一天。在今年的一次“感言分享活动”中,吴益民老人激动地握住李红的手说,社工是他的救命恩人!这是一个多么高的评价!

“社工是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和谐音符,这份有情怀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李红说,“虽然社工这条路漫长、艰难,我能做的很有限,但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几年来,她要求自己以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像吴益民老人那样急需帮助的人,用自己的真诚、专业陪伴他们走出人生的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

六年来,李红带领的团队开发、实施的社会工作项目有20多个,开展公益活动近300场,服务6万人次。德清县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得到了多方肯定,获得了全国社会工作示范服务单位、浙江省优秀社工机构、湖州市百强服务业优强企业、4A级社会组织、德清县五星级社工机构等荣誉称号。

2015年3月,德清县社会工作协会成立,李红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担任会长后的李红,更觉身上责任重大。“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打响“德清社工”品牌,培育更多像“晨曦”这样的社工机构,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成了李红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走出社工人才匮乏的困境,才能让社工事业拥有美好的未来。于是,培养社工骨干成了李红的首要工作目标。选拔、培训、督导、考核,评选“最美社工”等一系列举措,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社工,如今,德清县首批社工骨干人才的培养已近尾声。看到这些朝气蓬勃、认同社会工作价值观并愿意为之努力的同路人,李红备感欣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好的开端必定会有所获,从事一份职业就要认同这个行业的理念。不必在乎起点的高低,不必介意是否有外界的助力,只要一直坚信,努力自我改变。心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大!”李红如是说。而她的努力也正是最好的证明!

【韩老师评】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是小记者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采访后写成的。围绕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法人李红,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社工”这一职业的酸甜苦辣,记录社工的成长、发展,很有现实意义。

初次学写通讯,作者能把握人物的整体发展脉络,重点以吴益民老人为例,展现以李红为首的社工这一群体的精神风貌。如果能再多一些对社工工作的细节描述,相信人物形象的塑造会更丰满。

猜你喜欢

德清县益民李红
问 好
湖羊干挑面
浙江省德清县:美丽乡村实现“电气化”
北风吹
劳动节
清明
幼儿绘画作品赏析:《我的勇气》
张角定理及其应用
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