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2018-11-29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厂小学倪金君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厂小学 倪金君
目前,欣赏教学新范式始终同小学美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小学美术教学发展正处于一个从外延到内涵不断深化的阶段,更加突出体现在重视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强调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欣赏教学法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实际的基础之上,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
1.重视色彩运用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新范式要重点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学生能够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并达到学有所用的基本前提。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本着对教学负责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选取多种多样并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素材,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色彩搭配以及造型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便于教师灵活指导,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2.只重细节,忽视全局
受长期应试教育和高考为指挥棒教育导向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师以及学生都忽略了美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大多数学校开始重视美术教学,但似乎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依然还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一直以来存在着形式刻板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以及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大多数教师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重点投放在一些细节之处,忽视全局,因此不能对学生做出公平客观的评价,影响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3.师生缺乏互动
其实,美术课堂应该是一个集开放性和灵活性于一体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在现实教学当中,教师始终占据课堂主体,无法突出体现素质教育发展理念。另外,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生搬硬套的机械化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水平,结果得不偿失。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凸显了对于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和需求。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欣赏教学新范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已经从原来的被动和厌倦学习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性,一直困扰着广大美术教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要多做一些改革尝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经常讲授一些具有启发意义和趣味性的思路、方法和观点,在保持传统课堂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实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畅通交流,优化教学体验,进一步落实教学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增进学生对于美术这门课程的理解,提高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
2.提升学生们的鉴赏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美术鉴赏能力,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之上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训练,选择符合当代小学生认知和兴趣特点的素材,以色彩鲜艳的图片或者是小活动等生动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分层次、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好基本功,特别是在评价环节,既要注重学生作品的重要细节,也要保持统筹兼顾的意识,考察学生对绘画风格、绘画意图等的深层理解,通过多样的绘画练习加强学生对不同美术风格的理解和运用,实现美术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
3.完善教学模式
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要教授学生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改变传统的师生地位,建立平等、团结、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时学生们也会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非常激烈的辩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带领学生寻求各式各样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或者是否定学生的观点。最后,教师其实对学生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小结,指出其中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美术学习设计过程当中扬长避短,避免类似错误情况的发生,亲身体会到所学基本原理的真正内涵,从而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事实上,欣赏课这门课程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通过知识结构的同化作用,可以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起到积极强化作用,使得学习内容既有继承性,也有发展性,更重要的是,学习变得轻松了很多,也不容易遗忘。
特别是在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在探索更加高效的美术欣赏教学范式,非常重视思考美术课堂能够带给学生什么,还能够为他们的后续学习甚至一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体会到,美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当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新,才能够适应美术这一门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