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1-29王晓璐

文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王晓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语文阅读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感悟,通过课外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纵观课标可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老师要摒弃填鸭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能让语文课成为了语文老师唱独角戏。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部分老师没有能够充分转变角色观念,没有充分理解新的课改理念,当在课堂上学生不能及时回答老师问题,或者回答的答案和老师所期望的内容不一致的时候,老师通常就直接把答案给学生,唯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长此以往,学生就缺少了思考的时间,就会形成依赖老师的习惯。也有部分老师课堂只是一味的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讲解相对枯燥乏味的课本上的内容,缺乏培养学生语文课堂兴趣的意识,这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很难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加上学生深受了应试教育以及分数的压力,很多学生通常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学习和接受知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为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去,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主动权,而不是把老师自己的理解强加灌输给学生,从而抑制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

(二)忽视学生对文本的多角度理解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语文老师让学生总结归纳课文中心思想。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参都统一规定了教材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学生很少去思考这一主题的来龙去脉,部分语文老师也很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主题或者中心思想的来源。绝大部分情况下,语文老师都是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设计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且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如果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现有的参考书和现成的教案上,就缺乏了符合实际的个性化理解,最终导致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脱节,语文课堂的教学将会是枯燥的、缺乏生命力的。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教参给的主题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很多老师不给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主题的机会,这篇文章的主题还可以有小人物的生活的辛酸、保持赤子之心等等。老师长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压制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语文阅读能力自然不能提高。

(三)忽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能少于二百六十万字,并且能够背诵八十篇优秀的诗文。由此可见,课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由于中考的压力,更多的完成课本内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上较重的学习负担,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部分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重视讲读必读课文,对于自读课文缺少讲解。长此以往很多学生的阅读量小,阅读面窄,学生的学习精力绝大部分都放在课本中,缺少人文知识的储备,文学素养难以得到提高。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有了大量阅读材料,才能加强学生的语言沉淀,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忽视发挥和培养学生创造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然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工作。语文学科兼具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而由于部分老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自觉的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性的培养,学生很难在语文阅读学习过重中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人文素养。由于中考的指挥棒,语文虽然是具有开放性的一门学科,但考试中的答案都是标准的、统一的。学生原本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答案被标准答案被统一的标准答案所限制,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长此以往会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的对策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寻找凸显学生学习地位的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首先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老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引入视频,通过简短的教学视频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另外老师可以动员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中去。语文老师要课堂上少讲、精讲,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例如在教学《活板》这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枯燥的活板的工作程序,学生课堂上通常是昏昏欲睡,难以提起兴趣。笔者尝试在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之后,尝试让学生分小组利用手边的材料来模拟活字印刷的使用的过程。学生听后都很兴奋,纷纷跃跃欲试,有的设计字模、有的设计铁板、铁框,还有的用红笔画出了红红的火焰。在分组尝试后,笔者布置小组上台展示,每个组都各具特色。通过动手模拟活字印刷的工作程序,学生清晰的掌握了活字印刷的过程,并且也把握了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语文老师不是脱离了课堂,而是要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走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及时为学生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另外,语文老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教学互动评价中去,老师指导学生更好的对课堂做好更加有效的评价。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的理解文本

理解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多角度的对文本进行解读,才能让老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更好的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不断发展,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会面对更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因此语文老师只有多角度的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多角度的理解文本,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使语文课堂更加有活力。例如教学过程中,炼字通常是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我们可以运用到文言文的解读中去。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时,让学生解读“闲”这个字,有夜来无事的悠闲,有欣赏月色的清闲,又有苏轼的超然物外、与道为一的洒脱。在教学《湖心亭看雪》让学生把握文章中的“独”字时,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看雪的苍凉的心境。让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余映潮老师在教学《三峡》中,把握文章的字词句拆开,他让学生找出文中带山和带氵的字,并且让学生体会这鞋子的意识,学生在探寻的过程中,熟悉了课文,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解读教材,才能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三)重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课的发展和延伸,语文老师要运用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的办法,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冰心诗三首》,笔者引导学生去阅读冰心老师的其他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引导学生去阅读朱自清的散文集。教学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引导学生去阅读毛泽东诗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还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泛读、精读、通读、速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课外书籍。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多读好书,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笔者每堂语文课正式上课前的五到十分钟让学生轮流介绍他们在课余时间读到的好文章,推荐给全班同学,学生通过课堂上简短的交流,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笔者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定期创作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非常广泛:校园生活、环保、国家大事、名著推荐等等,学生结合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编辑材料,并且配上彩色的图画。另外,笔者还经常举行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文阅读的趣味。

(四)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创造力

传统的满堂灌的语文教学是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老师运用启发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课堂思维比较活跃时,老师要及时营造氛围,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国宝——大熊猫》这篇课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将灭绝,生活中有哪些危害动物的行为。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究,我们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动物,让动物和人类和谐共处。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另外语文老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语文课堂的感染力,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

[2]李英.中学语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