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11-29福建省永春县吾峰中学小学张亚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6期
关键词:连续性说明书文本

福建省永春县吾峰中学小学 张亚燕

2011 版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要让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广告、地图、时刻表、凭证单、说明书、购物单据、数据表格、图表、图解文字、曲线图、目录、索引等形式呈现。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是它的特点。

华东师大巢宗祺教授指出:“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一、注重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1.筛选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目标主要是筛选信息。具体表现为: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汲取有价值的信息。阅读这类文本,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从中获取主要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先紧扣题目,初步了解文本材料的主要信息,接着仔细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材料所叙述的内容,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找出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或能引起自己阅读兴趣的信息,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

在非连续文本中,人们最常见的形式是将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阅读图表必须关注到的事项为:(1)题目。题目概括了整个图表的主要内容,凸显了其主题。如《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从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文本提供的是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的状况。(2)数据。在统计图表中,存在的问题用数据或箭头向我们进行反映。因此,在阅读时,我们只要细致地进行观察,就可以在纵向、横向的数据比较中得出结论。如《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的阅读中,通过数据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存在抑郁情绪,解决抑郁情绪的主要方式是对同学说。

2.整合信息

在筛选出有价值信息的基础上,还要对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准确地回答问题。

说明书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对说明书中的各种信息如何整合?以《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为例。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 克,一日2 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读通,了解大意。浏览全文,知道说明书由以下几部分构成:通用名称、主要成分、规格、剂型、是否处方、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贮藏。(2)根据问题找准条目。“三岁儿童不爱吃饭,可以服用吗?如果可以服用的话,应该怎样服用?”根据这一问题,选择 “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这三则条目,认真阅读。(3)信息整合。将在相应条目中,针对所提出问题选取的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最后组织恰当的语音,将获取到的信息,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对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其阅读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二、注重教材资源的挖掘

教科书上的文章,图文并茂,很多重要的信息往往在插图中体现,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从插图中阅读出一定的信息或得出自己的结论,再阅读课文,进行验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插图进行“二次加工”;还可以结合书本中语言文字的描述,为文章添上相应的插图……如《曹冲称象》一文中的插图,可以让学生猜想故事的主人公,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对故事的内容进行想象、描述。

这样,教师根据阅读需要,通过对学生对相关的更形象、直观的信息收集的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

其他学科教材中同样存在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内容,如数学书中的统计图、科学书中的实验步骤、品社书中的矿产分布图、民族分布图等。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现有的教材资源,将其引入学生的课外阅读文本资料中,既能提高阅读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多元阅读中获得乐趣。

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族之花”,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共处”这一人文主题,我们可以借用第十一册品社课“走进民族大家庭”这一章节,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插图,认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思考:看了这个分布图,你想到了什么?读了这些文字,你认为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生通过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汉族只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所有民族都应和谐共处。这样,学生既对课文有了深刻理解,又从中锻炼了信息提取的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生活资源

非连续性文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张药品、产品的说明书,一则打动人心的广告,一份让人心生向往的旅游手册,一组反映人们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数据……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素材,都是进行语文训练的好机会。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搜集,充分利用课堂,利用小组讨论,在这些资源中展现语文知识与技能:这张药品、产品的说明书是否条目清晰,让人一目了然?这条广告,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它运用了巧妙的修辞手法,还是因为它风格幽默有趣的语言?商场的示意图或者旅游地图透露给你的信息,你能正确理解吗?常常做这些训练和练习,长此以往,学生会慢慢找到一些思路,会慢慢总结出一些规律,而那就是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窍门,也是语文知识技能得到提高的表现。

非连续性文本是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是时代发展对人们的必然要求。它以一种简洁、明快、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的姿态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更是适应了当下大众阅读的需求。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非连续文本阅读,深入挖掘,认真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的能力。

猜你喜欢

连续性说明书文本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再婚“性福”说明书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给“产品”写“说明书”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