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
2018-11-29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常店镇大李庄小学卜宪森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常店镇大李庄小学 卜宪森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基本环节,而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课外阅读不仅是小学生拓展知识的重要手段,而且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个人素质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新课改至今,小学语文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也提倡小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并开展多种课外阅读教学活动。
一、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很薄弱,正处于语言能力的学习、发展期,知识眼界还很狭窄,因此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很低。而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很快便厌倦枯燥、单一的教科书内容,从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课外阅读正好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1.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眼界
语文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因此课外阅读就成为拓展知识眼界的重要手段。“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谆谆告诫。课外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够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科学著作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此外,阅读好的作品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深化个人的思想,提升鉴赏能力。据统计,当前我国小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这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成长有很大的制约。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阅读好的课外书籍,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眼界,启迪智慧。
2.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缺乏自律性,而且面对手机、电脑、游戏等诱惑时往往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影响了学业。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外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和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培养自己有阅读的习惯,以自身作为示范,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产生课外阅读观念,让小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去学习。
3.课外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开拓眼界的同时带来了很多写作的素材,阅读也会充实人的心灵,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外阅读中看到的很多有趣的故事、名人典故、风土人情等等,都会成为学生日后写作的素材。而优秀小说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心里感悟,都能够使学生学会怎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的思想更加有条理。
4.课外阅读完善学生的个人品格
小学生阶段是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全的人格,但语文教科书中的内容远远不够引导小学生认识这些。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优秀的著作浩如烟海,历史上闪耀着无数具有璀璨人格的历史人物。秉笔直书的太史公、先忧后乐的范仲淹、“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读着他们的故事,感受着这些忠诚、正直、勇敢个人品格的洗礼,对小学生个人品格的塑造远胜于课堂上教师的枯燥说教。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1.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面对众多的课外书籍难以正确选择,因此教师应当依照学生的个人兴趣、年龄特点,有意识地为学生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否则,小学生尽管阅读了大量书籍,却不能从中真正地汲取养分,反而会打击了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当前社会上许多所谓的国学辅导机构,让学生读四书五经等内容,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反而不利于学生的阅读成长。
2.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定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家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经验,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而且小学生活泼爱动,在与其他同学的相互交流中能够相互学习、分享,进一步促进阅读的兴趣。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重要补充,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还能开拓眼界,优化其思维方式,提升鉴赏能力,对个人的素质修养、行为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和家长要更新自己的理念,鼓励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便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