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家校合作框架》述评

2018-11-28韦姣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22期
关键词:澳大利亚有效性

韦姣

摘 要:澳大利亚政府于2008年颁布了《家校合作框架》,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后,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家校合作的最新发展,又于2017年对原有框架进行修改,颁布新的《家校合作框架》,制定了家校合作有效性的评估工具——学校评估工具。新框架在提升澳大利亚家校合作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澳大利亚《家校合作框架》可以为我国实施家校合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澳大利亚;《家校合作框架》;有效性

一、《家校合作框架》的制定与修订背景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家校合作,于2008年颁布《家校合作框架》(Family-School Partnerships Framework)。该框架由澳大利亚国立学校组织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of State School Organizations,ACSSO)、澳大利亚家长委员会(Australian Parents Council,APC)和澳大利亚政府共同制定,旨在促进家庭、学校及社区之间的积极合作,为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成才贡献力量。2017年,该框架由澳大利亚家校社区合作局(The Family-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Bureau)修订,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增添了一套辅助材料,包括对家校合作所做的研究、实践资源,以及家校合作有效性的评估工具,形成了新的《家校合作框架》。近十年来,该框架为家庭、学校及社区的教育合作提供实施建议及资源,在提升澳大利亚家校合作的有效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家长参与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何为家长参与,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学者考马(Comer)和海纳斯(Haynes)认为,家长参与即家长专注于如何改善学校教育环境,以创造一个积极、正向的关系来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格林伍德(Greenwood)和黑科曼(Hickman)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指在家庭及学校中动员家长,使家长、孩子和学校在所在社区获益的过程[1]。我国学者黄河清认为,家长参与是指家长为了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或学校、社区参与的各种教育活动[2]。对于家长参与方式,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校、家庭与社区研究中心主任乔伊斯·爱泼斯坦(Joyce Epstein)认为主要有六种:养育、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决策、与社区合作。

学校有效性研究(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表明,家庭对学生成就的影响占60%~ 80%,而学校对学生成就的影响仅占20%~40%。学校有效性研究是指研究学校对学生成就的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发生的过程,它最初出现在《科尔曼报告》(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Coleman Study,1966)和英国的《普洛登报告》(Plowden Report,1967)中。此后,多种研究证实,家庭及其他非学校因素在决定学生成就上比学校更有影响力,家长参与对学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其中包括:更高的考试成绩、较低的辍学率及较高的毕业率、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更大、更好的社交能力、更加优质的社会资本、对教育的重要性有更强的信念等。[3]

(二)政府对家校合作的重视

澳大利亞《家校合作框架》的制定离不开政府对家校合作的重视。政府向来重视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并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视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应政策的颁布保障并促进了澳大利亚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

澳大利亚教育部于2008年颁布了《澳大利亚青年教育目标墨尔本宣言》(Melbourne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al Goals for Young Australians)。宣言认为,父母对儿童成长及成才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由家长培养的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会对青少年积极参与学校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并促使青少年为当地及更为广泛的地区发展作出贡献[4]。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关怀质量保障局(Australian Chilrens Education & Care Quality Authority)颁布的《国家质量标准》(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强调要认识到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家长如何参与学校教育、如何建立学校与家长及社区的联系做出了详细规定[5]。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Education Council)颁布的《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及所在社区进行沟通时需要表现出尊重和专业精神,要能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家校合作框架》的内容

《家校合作框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加强家校合作的目标、指导家校合作的原则、有效家校合作的七大关键维度、有效家校合作的评估工具。

(一)加强家校合作的目标

《家校合作框架》的最大目标在于,为促进儿童及青年的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而良好的伙伴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公平地看待每位成员的贡献,同时尊重不同的贡献;第二,尊重学生需求及偏好;第三,消除家庭(特别是土著居民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障碍,并积极帮助此前未参与学校教育的家庭参与进来;第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项目、学习机会及学习条件;第五,为家庭提供参与学校决策制订及学校治理的机会;第六,帮助校长及教师提升专业满意度。[6]

(二)指导家校合作的原则

家校合作共有11条指导原则,分别为:第一,所有家庭和学校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帮助及服务;第二,所有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挥潜力;第三,家庭既是儿童的首先教育者,同时也是儿童的继续教育者;第四,高效的学校教育会为儿童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第五,家庭和学校应重视教学质量,尊重教师的专业能力;第六,学校应重视家庭的多样性,同时使家庭多样性作为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的宝贵资源;第七,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应该建立在责任共担及互相信任与尊重的基础之上;第八,领导力对建立、维持及改善家校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九,良好的家校合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意义重大;第十,家校合作能够加强学校与所在社区之间的联系;第十一,合作伙伴可以包括任何对家庭和学校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7]

(三)家校合作的七大关键维度

澳大利亚《家校合作框架》中指出有效的家校合作包括七大维度。其中,沟通是指学校领导与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在家学习与学校学习相联系是指学校教师及家长都认识到在家学习、学校学习及在社区学习之间具有重叠部分,并将其中有关联的部分进行联系与整合;建立社区身份是指在培养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归属感和提升个人能力时,学校应给予全面支持;认识到家庭的角色是指对家长这一角色及家长在教育子女中发挥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咨询决策是指家长有权咨询和参与有关其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决定,家长可以在学校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校外合作是指识别和整合社区资源,社区参与学校教育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学习机会更为丰富,另一方面扩大了学校和家庭资源,同时,学校、家庭及学生又会对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家长参与是指家长通过分配时间、精力、专业知识等不同方式参与到学校教育中。[8]

(四)有效家校合作的评估工具

为了能够对学校、家庭及社区开展的家校合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澳大利亚家校社区合作局于2017年开发了一套专门的评估工具——学校评估工具(School Assessment Tool),作为原有《家校合作框架》的辅助材料,帮助学校社区成员评估当前家校合作的进展情况及合作是否有效。该评估工具与《家校合作框架》中的七个关键维度相一致,对上述七个维度进行评估。

1.评估目标和进展阶段

评估工具对《家校合作框架》中每个维度的内容都进行了划分,由浅入深细化为四个不同目标等级,每个目标又包括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次为开发阶段、形成阶段、维护阶段,以此为依据来评估当前家校合作现状是否符合标准。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评估工具中划分的不同目标等级和进展阶段,表1以《家校合作框架》中第一个关键维度“沟通”为例特此说明。

2.评估方式与步骤

有效地使用此评估工具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评估分为两大方式,一类为个人评估,一类为小组评估。每类不同评估方式之下又细化了不同的评估步骤。

个人评估是指由学校社区的一系列成员对学校的家校合作进行评估,共分为10个步骤。具体是指个人通过阅读《家校合作框架》评估内容中不同目标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描述,以判断自己所在学校家校合作所达到的程度及所处的阶段。在对七个关键维度都做完评估后,需要再次填写两个表格,一个为当前实践分析表(见表2),一个为个人评估表(见表3、表4)。在回答当前实践分析表中的问题时,需要以之前根据《家校合作框架》评估内容对所在学校家校合作具体实践情况做出的判断为依据。个人评估表分为两个不同的表格,首先需要个人在表3中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家校合作实践情况作出选择,如处于开发阶段,则只对开发这一栏着色即可,如处于形成阶段,则将开发与形成两栏着色,如已至维护阶段,则将开发、形成和维护三栏共同着色。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在学校家校合作的实践情况。在完成表3后,即可回答表4中的问题。

个人评估完成后,即可结合个人评估的结果,使用小组评估,达成小组共识。小组评估主要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将不同个体的个人评估结果汇总到同一张表格中,在表格中用不同颜色对不同个体的评估结果进行着色,小组之间根据着色情况进行商讨,最终达成共识;第二步,将达成的最终共识填入另外一张表格中(同表3),以展示所在学校与社区家校合作的实践情况;第三步,根据达成共识回答表5中的问题。小组评估最后所得结论即该学校与社区家校合作实践是否有效的评估结果。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不同进展阶段及不同表格之间都遵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顺序,通过这一进展顺序,学校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所处的阶段,对其所开展的家校合作的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估。

三、评价

(一)具有较强指导性

澳大利亚政府于2008年颁布《家校合作框架》,该框架在近十年间无论是对于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对于家长开展家校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随着合作的深入展开,澳大利亚政府也认识到单纯的《家校合作框架》并不能对家校合作的有效性进行评判。在此情况下,澳大利亚家校社区合作局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后,开发了评估工具。工具内容与《家校合作框架》中的关键维度保持一致,对于有效家校合作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比评估工具中的指标体系,学校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家校合作所处的阶段及开展的工作是否有效,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的策略,同时家长也可以了解到学校在家校合作中所做的努力及不足,与学校共同为有效家校合作的实施贡献力量。

(二)体系完整、内容丰富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发现,《家校合作框架》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框架由四部分构成:加强家校合作的目标、指导家校合作的原则、有效家校合作的七大关键维度、有效家校合作的评估工具。首先,家校合作制定目标,可以明确家校合作的方向;其次为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再次,就家校合作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规定,为家长、学校及社区应该在哪些领域进行合作、怎样合作做出规定;最后,家校合作评估工具为检验当前合作是否有效提供了依据,并就如何改进家校合作提出具體方法及建议。

(三)强调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具有包容性

通过《家校合作框架》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框架中多次提到尊重文化多样性。例如,第一个维度沟通中提到以文化包容和尊重的方式呈现学生的学习成就。由此可见,制定者将文化多样性放在突出地位,以平等而又包容的态度面对社区中的每一个家庭,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以极大的支持与理解,为家长及孩子提供与教师及社区其他成员平等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充分体现出文化包容性。

四、启示

(一)明确家校合作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家长及社区充分参与家校合作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社交能力的提高及健康心智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4]。而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在我国颁布的文件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15]。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村镇、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因此,转变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明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对我国当前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二)用有效的家校合作标准指导家校合作

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家校合作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既是首要任务也是开展家校合作的第一步,但仅仅做到认识上的转变还远远不够,如何有效实施家校合作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制定有效的家校合作标准也应该是我国家校合作发展的新方向和现实诉求。首先,制定有效家校合作标准符合我国颁布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的要求,对我国实施有效家校合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制定有效家校合作标准可以明确学校、家庭及社区在学生教育中的职责所在,使这三方在学生教育中各司其职,有助于家校合作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制定有效家校合作标准可以使学校在对家校合作进行评估时有据可依,以便及时发现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三)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家长提供适宜的家校合作方式

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家长对参与教育的理解不同。我国人口众多,且各类人口的发展存在差异。在此情况下,学校应为不同的家长制定不同的家校合作方式。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的家长,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家长往往认为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全部,并且通常对学校及教师有畏惧感,不愿参与到学校开展的活动中,无法理解家长参与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家长而言,转变他们的传统认识、提升他们对家长参与的认可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学校要尽可能为这些家长提供更多便利,使他们通过简单的方式就可以参与家校合作中。而对于自身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而言,他们本身已经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往往也乐于与学校教师沟通,能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家长,学校要做的是提升家校合作的层次,开发更加多元化的家校合作方式,丰富家校合作的内容。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认可学校为家校合作所做的努力,从而提升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2]张国超, 曹健, 何静.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和指导[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4.

[3]Australian Research Alliance for Children and Youth. Parental Engagement in Learning and Schooling: Lessons from Research[EB/OL]. https://www.aracy.org.au/publications-resources/command/download_ file/id/7/filename/Parental_engagement_in_learning_ and_schooling_Lessons_from_research_BUREAU_ ARACY_August_2012.pdf, 2018-01-27.

[4]Ministerial Council on Education,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EB/OL]. http://www.curriculum.edu.au/verve/_resources/National_Declaration_ on_the_Educational_Goals_for_Young_Australians.pdf,2018-05-27.

[5]Australian Childrens Education & Care Quality Authority. 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 Quality Area 6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with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EB/OL]. https://www.acecqa.gov.au/nqf/national-quality-standard/quality-area-6-collaborative-partnership-with-families-and-communities.,2018-05-27.

[6][7][8]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s Framework[EB/OL].https://www.education.gov.au/family-school-partnerships-framework.,2018-05-27.

[9][10][11][12][13]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chool Assessment Tool[EB/OL].https://docs.education.gov.au/system/files/doc/other/school_assessment_tool.pdf, 2018-04-27.

[14]Graham Daniel. Patterns of Parent Involvement: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s in the Early Years of School in Australia[J].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2015,1(40):119-128.

[15]教育部.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8-05-29.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许方舟

猜你喜欢

澳大利亚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国徽上的澳大利亚宝贝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澳大利亚:和书来一场盲约
澳大利亚无人机操作规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