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
2018-11-28
同学们,关于“明月”的古诗,你知道几首呢?少年时的“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成年后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老年时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不同的时间、情境,诗人借月诉说的情感各有不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明月”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来从中体会不同的相思愁绪。
【想象丰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古学今用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歌前两句展现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后两句展现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幅画面相互交融,同时用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勾勒出一种美好的境界。在白居易笔下,闪烁着光泽的露珠似圆润的珍珠,一弯新月好像一张精致的弓,悬挂在碧蓝的天幕之上。由近及远,自下而上,作者的视野在变化,景物在变化,想象也在无限地延伸。古诗中关于明月的想象太多了,卢纶的“燕山月似钩”,李白的“呼作白玉盘”,白居易的“月点波心一颗珠”,韩愈的“新月似磨镰”……古人笔下的月,想象无穷,意味更无穷。
【家园故在】
月夜忆舍弟
〔唐〕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意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秋天的边境,传来一声孤雁悲切的鸣声。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应该更圆更明。有兄弟,却分散在海角天涯,有家若无,他们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平息。
古学今用
借月思亲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而杜甫却能通过大众题材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诗题是“月夜忆舍弟”,本以为只是一首普通的思亲之诗,然而诗歌前两句就让人油然生出一种寂寥荒凉之感。三、四句诗则将所有人眼中的“月”变成自己的月,“月是故乡明”,这样的思念,因后面詩句中所呈现的战乱背景而显得沉重无比。战事频仍,家愁国难因“月”而令人感慨万千,家园虽在今何是,亲人生死茫茫未可料,想起这些伤心断肠事,着实令人心碎,不免让人想起诗人在《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月,与国难相连,不再皎洁清灵,涂抹了几分沉重的色彩。
【千古离愁】
中秋月
〔宋〕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意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在何处观赏月亮呢?
古学今用
苏轼写“月”的经典诗句甚多,他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月”寄托对弟弟的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月缺,人聚人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有道一声珍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水调歌头》是弟弟不在身边时,苏轼大醉而作,而《千秋月》则是苏轼与弟弟共度中秋,喜悦时所作,一离一聚,两种情形,借月表达了同一个主题:离愁。诗歌的前两句写月夜之景,月光盈盈,玉盘流转,千里婵娟如今共赏,“此生此夜”当是极好的,可是后两句中的“不长好”,“何处看”,又从相聚的喜悦中引出无限的愁思。这离愁别绪似乎横亘千古,无法释怀,至今也无人解。月与愁,紧紧连着,即使是快乐也是短暂的快乐啊。苏轼的个人情感,就这样借着“月”成了我们中国人共同的情感了。
【怀乡思亲】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意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古学今用
明月作为宇宙的象征,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永恒,也是空间上的永恒。望月怀远,怀的是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作者由景入情,空间上的明月已经化为同一轮明月了。“天涯共此时”一句,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作者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过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怀远思亲的真挚感情。月的清辉引人相思,作者神思激荡,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月是无情之物,因人的意识而变得多情起来。无情之月多情人,我们在赏月之时,月与景相融,月与情相融,“月”这一古老的审美意象,给我们带来更多美妙的情思,无穷的幻想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