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
2018-11-28赵立艳
■赵立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打开了国家出彩、集体出彩、个人出彩的无限空间,使得社会治理更加引起重视。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新格局”,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用制度规定来进行社会治理,包括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制度、基础信息制度等进行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在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把人的基础信息规范起来,可以使社会治理更加步入制度化。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党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在赈灾过程中,可以积极发挥党支部、党员的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这是社会治理最为重要的力量。强调政府负责是因为政府掌握大量行政资源,强制力量多,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强制作用。社会协同是基于当前我国已形成开放、多元化的社会,群众的需求、个体利益已丰富化、多元化,为了使大家彼此的利益不发生冲突,社会组织的参与就非常重要。公众参与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强调是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让一切有利于社会治理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让一切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正能量充分涌现。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的问题复杂性、需求多样性、价值多维性和形式多态性等特征,客观上意味着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市场都无法单方面地解决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必须培育多元合作的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共治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应着力激发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基层组织、群众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推动政府从全能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切实构建联动、融合、嵌入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历来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不变理念。为此,公共安全体系必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完善,并将负责人用制度明确下来。同时,要坚决遏制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做到事前预防,减少或制止事故发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体现防、抗、救,即灾前预防、灾中抗制、灾后救助。
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要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恶势力、拐卖人口、电信诈骗等人民群众最为痛恨的丑恶现象,任务对象要更加精准、更加明确,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其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护人格权,这是重大创新,使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和政府特别关注社会心理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更高要求,对于社会心理问题,社会各界不仅是危机干预,而是要从源头抓起,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从点滴抓起,形成良好氛围。这就使得社会治理任务更加明确,方向更加具体。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转移,使基层社区定位、功能越来越清晰。为此,要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政府今后的工作重心应更多地放在组织和引导居民自治、激发基层活力方面,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居委会、业委会的自治功能,积极培育和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挖掘社区自治本土化人才。
社会治理创新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多谋民生之力、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社会治理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是社会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