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引导 促其思考 形成能力
——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1-28朱传荣
朱传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提高其思维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因此,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并且要灵活地把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具体、生动的情境是思维发展的动力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并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孩子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笔者尽量创设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如通过讲故事、游戏、还原生活场景等。让学生置身于自己的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的发展注入动力。
案例:“平移现象”的教学。首先用课件出示3幅图(观光缆车、升降机、推拉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3幅图,想想图中出现的分别是什么画面?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进行描述。然后用课件演示它们的运动过程,一边演示,一边描述。观光缆车:缆车在缆绳上徐徐移动;建筑工地升降机:升降机沿钢架垂直上下移动;推拉窗:推拉窗可以左右移动。根据它们的运动过程,体验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概括平移运动的特点:物体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形状没有变,像这样的运动现象叫作平移。
“平移”和“旋转”是为了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而新增的内容,它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但若让学生用稚嫩的数学语言描述是困难的。因此教学“平移”时,首先从学生平时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平移运动”就在身边,然后动态演示物体运动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产生求知欲望。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渠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更多的联想,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二、在实践性操作活动中拓展思维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源泉,让思维的火花在操作中迸发。
案例。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让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拼,看看长方形中可以摆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在动手操作后发表不同意见。
生1:我摆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生2:每行摆5个,摆3行,就是3个5。它的面积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
生3:我是用1个1平方厘米正方形,沿着长量了5下,说明一行摆5个,沿着宽摆了3下,说明可以摆3行,一共可以摆15个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那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在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大胆猜测,“用长乘宽能得到长方形的面积”,这种猜测是否正确呢?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计算呢?让学生再次分小组操作。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根据小组操作的情况,汇报不同的摆放图式,填入表格)。
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厘米
各小组长带领组员,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每种摆放图式中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归纳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实践操作活动的抽象和概括,更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在交流、反思中形成思维能力
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历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徘徊,才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遇挫时,教师就要引导交流,回顾自己思考的轨迹。从哪方面入手能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它的解答关键是什么。旨在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涂色探究)
一●●○○○○○○○○○○○○○○○○二○○○○○○○○○○○○○○○○○○三○○○○○○○○○○○○○○○○○○四○○○○○○○○○○○○○○○○○○
(1)第一行“○”的数目是“●”的几倍?
(2)请同学们给第二、三、四行中的○涂上颜色,根据你的涂色,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第(1)题是封闭型的,它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信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第(2)题是开放型的,放手让学生通过对○涂色,找出已涂色和未涂色○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为了使学生的涂色活动减少盲目性,增强思维含量,教师可先提出以下问题:每行○各有多少个?你准备涂几个○?根据你涂的○数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开展涂色活动后,学生自由选择表中的某一种涂色方法,在小组中交流,提出不同的问题,充分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一●●○○○○○○○○○○○○○○○○二 ●●●○○○○○○○○○○○○○○○三 ●●●●●●○○○○○○○○○○○○四●●●●●●●●●○○○○○○○○○
第二行“○”的数目是“●”的几倍?(15÷3=5)
第三行“○”的数目是“●”的几倍?(12÷6=2)
第四行“○”的数目是“●”的几倍?(9÷9=1)
其中有学生这样涂○的(如下图):
●●●●●○○○○○○○○○○○○○
教师提出问题:“○”个数是“●”的几倍?“13÷5”等于多少呢?学生无法解答“13÷5商是多少”?因为这一问题在小学乘法口诀中找不到5乘以多少等于13,这时要引导学生反思,分析错因,进一步改正涂色方法。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鼓励其充分挖掘题意中提供的一切素材,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例如:这四行中每行○的总数分别是“●”的几倍?第三行的“●”是第二行“●”的几倍?第四行的“○”是第二行“●”的几倍……只要符合题意都加以肯定。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具体的教学案例,我们发现,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形成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和交流。对学生而言,每次的思考仅是一种学习的经历,只有持之以恒,反复强化,思考习惯才能得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