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与我的《三千问》
2018-11-28作者张旭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黄店小学六年级指导教师汤宜珺
作者/张旭(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黄店小学六年级)指导教师/汤宜珺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栏杆,与鲁迅先生的乐园不同的是,已经不是蟋蟀窸窸窣窣的季节了,纸页翻动的沙沙声从指尖滑过,我可不是大人们口中安静的好孩子,屋外的鸟鸣、犬吠总让我忍不住探出头去。若是赶上什么新奇的热闹就火急火燎地赶出去,若是连风吹草动也没有,我也会盯着这幅静物画发呆片刻……
书屋,第一次是从爸爸那里听到这个词的,我想那一定是一间“长”满书的屋子,并生出一股讨厌的感觉。大概是因为那时爸爸抓着我的手,我只能羡慕地看着跳大绳的同伴们。第二次听到这个词是在老师那里,“你们真是我带过最顽皮的一届,要是放在当初啊……”
第三次听到这个词是在同学们的谈话里:
“书屋!我们村要建一个书屋!”
“书屋就是有很多很多书的地方!”
“你不去吗?一起吧!”
“我不去,读书哪里有玩儿痛快!”我抱着书包,撇开兴高采烈的小伙伴们。回到家里,奶奶正在准备晚饭:“今天回来得真早啊,快去帮奶奶把菜叶摘了吧!”做完奶奶交代的工作,突然被奶奶叫住了:“听说我们村,要建一个书屋,有空多去看看书!”“知道啦!知道啦!”我赶紧应和着,不然奶奶又该开始她的长篇大论了。“书啊,是好东西,多看书啊,总是好的。”她正把菜从盆里捞出来,背对着我,我看不到她的表情,“有机会啊,就要多读书,你爸爸妈妈多辛苦啊!一年才能回来一次。”
我抱着书包躲进了房间。我很喜欢看书,虽然我总是长辈们眼里最顽皮的人。我们家里仅有的几本书,纸页边缘都打成了卷。从光看图片,到看文字,再到做上自己的笔记,我的书总是脏兮兮的。书屋是什么样的,我也很好奇,它总是让我联想到过去的私塾和古板的老先生。
第二天清晨,我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心,食言了。书屋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没有木头的古老的书架,也没有拿着戒尺“之乎者也”的老先生,而是一些穿着朴素的大人们和早早就到了的小伙伴们。我进门就发现了结实的塑料书架上的《三千问》。
“我看过这本书!”这可能是我最自豪的时刻。
“那小朋友,我考考你!”一个戴着白框眼镜的大人拿起了那本书。
“为什么植物要在阳光下生长?”
“因为要进行光合作用!”我答道。
“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因为地球在自转!”我又答道。
“为什么会地震?”
“这……我不知道。”
“因为地球板块也要运动!”他把书放在我的手上。“看来小朋友的书看得不够认真啊。”
我可不服气了:“我看的和这本不一样!”屋子里的大人们哈哈地笑了起来。我找到一个空座坐下来,一页一页地翻读。
几天后,他们走了。听大人们说他们要去下一个村组织建造书屋的工作了。但书和书屋留了下来,而我也成了书屋的常客。
愣了一下,回过神来,枝丫还在摆动着。我捧着手中的《三千问》想,等爸爸妈妈过年回来的时候,我一定要把新的故事讲给他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