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角色与行为的转变——记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电池”
2018-11-28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香溢紫郡幼儿园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香溢紫郡幼儿园 卢 雪
在《指南》的指导下,我设计这节大班的科学活动“神奇的电池”,围绕这个活动,我进行了“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很多活动的片段值得我去研究和反思,也正是对这一活动教学的不断研究,使我对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同时,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给了我无限的启示。
一、“神奇的电池”由来
在一次自带电动玩具分享活动中,一个孩子不小心将电动汽车摔到地上,里面的四节电池顿时掉了出来。孩子把电池捡起来重新装到玩具汽车里,可汽车却发动不起来了。于是孩子再次将电池拆下,重新对齐又装了进去,可汽车还是没能发动起来。这时,孩子们纷纷走过来帮助他,都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捕捉到这一瞬间的我,设计了《神奇的电池》这节科学探索活动,本活动以电池为探索对象,以使灯泡亮起来为动机,通过自由、探究式的操作,让孩子们从另一个侧面去了解电池、认识电池!
二、教师的预设应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调整
老师在组织活动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设计的时候觉得各个环节很好,可在上课时却会发现,孩子并不会完全按照你的预设走。他会突然对别的问题产生兴趣,这时该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做个灵活的组织者,活动的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
1.在导入和第一次操作之间增设过渡环节:教师带领幼儿至桌边,并提出:看,灯泡先生都躺在桌上,请你们去试一试,怎样才能让他们亮起来呢?虽然只是增加了把孩子带到桌子旁边的这个动作,增加了“看,灯泡先生都躺在桌上”这一句话,但是这一做法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了灯泡的现状以及他们需要帮助灯泡先生解决问题。
2.在是否运用表格记录和比较操作过程的问题上,我做了很多的设想,设计修改了多种表格,增加了幼儿操作后记录下每次的结果的环节,但在实际的活动中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自己记录比较实验结果对概念的提升和总结作用不大,却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用表格记录的方式被取消。
3.在第二次操作前,请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如:用电池的负极与负极连接和用电池的正极与正极连接,看能不能使灯泡变亮。这样在归纳、得出结论时,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4.在归纳得出规律后,增设验证的环节。幼儿可以根据电动玩具能否正常工作,从而验证规律:正极和负极交替连接。
三、教师应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探索活动
《纲要》指出:“教师应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游离于幼儿主动活动之外,而是多样性地参与,做幼儿的学习伙伴。当幼儿碰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去克服;当幼儿成功以后,和他们共同分享喜悦。
1.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幼儿的心中不应是裁判和评价者,而是幼儿的伙伴和倾听者。教师还是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把知识呈现给幼儿或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帮助幼儿自己发现答案比前者重要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向自己提出问题,挑战问题。在“神奇的电池”活动的自由探索阶段,我始终处于一个观察者和旁观者,给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反复的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许多教师会在每一次的操作活动前提出很多操作要求,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幼儿少走弯路,方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尽快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前行,而幼儿往往也提前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然而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幼儿知道、了解科学现象,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主动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科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尝试,在这其中,允许幼儿失败,在不断的失败中,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体验中,才能不断强化或调整自己对客观事物原有的认识。正是幼儿在对失败的不断认识中,调整自己的操作方法,最终发现或解决了问题。所以重视幼儿操作中的失败体验,这是他们的宝贵经验和前进动力。
四、教师应善于观察,顺应幼儿的探索活动
在科学操作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观察,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每一个细节变化,并且根据这些变化顺应幼儿,及时调整活动的组织。一位教师在试教“神奇的电池”时,在归纳、寻找规律环节中,由于观察不够仔细,在请幼儿演示时,由于电池与电池之间连接不紧密导致灯泡不亮,因一个小细节导致了活动的失败。由于教师没有充分预见这些状况,导致在活动中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时间,反复提醒、告知幼儿用合作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顺着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灵活调整组织。
因此,在科学操作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和捕捉能力,对于哪些是典型,哪些是特例,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同时,教师要充分预见幼儿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归纳、总结时就能灵活应对,即使幼儿的操作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也能顺应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
《指南》强调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自动手,经历失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应是他们的伙伴和倾听者、活动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应重视幼儿的探索需求,能有发现问题、捕捉问题的敏锐洞悉力,能顺应幼儿的实际情况,具有及时调整和生成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