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邮刊》合作栏目《谢谢了,我的家》举行第一季研讨会
2018-11-28黄菲
自2018年1月6日开播以来,《时代邮刊》合作栏目——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用“家”这个最能触动中国人内心的文化标签,为中华家风代言,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强烈共鸣。4月11日,《谢谢了,我的家》第一季研讨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以“站在时代高度,传播家风文化”为主题。《时代邮刊》作为重要合作媒体参与此次研讨会。
节目嘉宾朱德之孙朱和平、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出席了研讨会。朱和平认为一档好节目必须要有好主题,要有正能量大情怀。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当代知名作家梁晓声、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范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等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也畅所欲言,表达了观看节目的体会。
数据显示,《谢谢了,我的家》吸引了大量城市高知群体的关注,节目收视率位居全国同时段电视专题类节目第一名,平均每期节目观众规模近四千万。在家风类节目中观众规模最大,收视率最高,都是第二名的近三倍。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李欣雁表示:“节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也是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节目通过小家的故事展现了整个国家生机勃勃的文化魅力。”他认为,《谢谢了,我的家》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认为《谢谢了,我的家》从细节入手,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与精品阅读时代的图书出版高度契合,非常容易实现转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表示:“节目给我们提供了若干的人生金句和警句,这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集中体现。中国人治家治国有一套理念,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管好,把国治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恰好在《谢谢了,我的家》中实现了非常好的渗透。”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坦言:“《谢谢了,我的家》在形态上特别简单,最白描的节目正是最难做的节目。”
《谢谢了,我的家》实现收视与口碑的双赢并非偶然。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分析了《谢谢了,我的家》成为精品节目的主要原因:从顶层设计上选取了感恩定位,胜在情感定位和价值观上;特别好地把家风、家教、家传三者合一;而最大的创新是仪式感。“不少节目制作方都在盲目求繁、求炫、求大,《谢谢了,我的家》却求简、求小、求细。在青年榜样缺乏的大背景下,《谢谢了,我的家》聚焦家风、树立家风、传承家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认为,这是《谢谢了,我的家》不同于一般文化节目的独特性和价值认知,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与会专家们还一致认为,在文化类节目呈现百舸争流的市场环境里,《谢谢了,我的家》充分彰显了中文国际频道“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的格局定位,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谢谢了,我的家》第二季的策划即将启动,届时将以本次研讨会总结的经验为动力和方向,力争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