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源于“改变”
——谈新课程下的课堂微改革

2018-11-28王瑞兵

名师在线 2018年9期
关键词:改变新课程诗人

王瑞兵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江苏南通 226407)

引 言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由此我们知道,教育是教者对受教者进行的积极影响,课堂教学是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的教育活动。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中国的课堂教学一度陷入“填鸭式”的困境中,学生被灌入大量知识,但这些知识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行动的助力,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此,我们进行了课程改革,让课堂教学更符合教育本质,让课堂更精彩,学生更乐于学习。

一、追本溯源,让知识更鲜活

课堂教学是在课堂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从而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过程[1]。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有很多,如灌输式、死记硬背式,但这样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完成传授知识的目标,我们要让所讲的知识生动鲜活起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语文本身是一个写满故事和历史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如果能够追溯语文的本源,便会让语文知识立体、丰满起来。

古文教学中,一词多义就是学生的一个难题。一个词的多个含义我们都要记住,这样背起来就像背字典一样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地追溯每个词的本源,再加以引申联想,一词多义也就会变得有趣了。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越国以鄙远”中的“鄙”字,教师从软耳入手,软耳最初就是凹凸的矮墙,当软耳放在左边时,这个字往往和台阶有关,如“陛”;当软耳放在右边的时候,这个字往往和边界有关,比如“鄙”。鄙在这里就是边界的意思,由此我们往下引申,鄙是边界的意思,在边界的人往往见识浅薄,而见识浅薄的人往往会被人轻视,所以鄙又有见识浅陋和轻视、瞧不起的意思。通过这样的联想,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个词的多个含义。

这只是一个微小的教学改革,却需要教师有丰厚的语文知识,所以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教师的成长。只有胸有瀚海,才能把知识鲜活地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兴趣,从而快乐学习。

二、善于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的教师采用了完全放手的方式,希望学生自主学习,但在学生养成自学能力前,这种方式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例如,学习杜甫的《登高》时,教师就设置了一系列问题。诗人为什么登高?登高在古代有什么样的寓意?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登高的……这一系列问题,一环连着一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并在回答问题时,进行诗歌情感、写作手法、写作背景和诗人写作特点的整体探讨,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诗歌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太简单会让学生没兴趣,太难又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尽量贴近文本,尽量细节化,切忌大而空。

三、引导思考,让思想更深刻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新课程认为,学生并不是被简单地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应该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2]。这都在表达着一个相同的道理,我们在学习中不能盲目地看文字的表面意思,不能用书本知识压制学生的思维,而应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敢于质疑,从而让学生成为思想深刻的人,成为即使生命如芦苇般脆弱、精神却无比强大的人。

例如,我们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在疏通文章的表面意思后,教师就把重点放在了诗人精神的探究上。开篇屈原便感叹民生艰难,在封建社会作为士大夫能够关注民生,这是他爱国的一个表现。接着,他指出自己被贬的事实,被贬的原因竟是自己精神的高洁,但对此,诗人并不后悔,表明自己为了心中所追求的,即使九死也不后悔,这是一种坚定的执着,是今天我们也应学习的品质。然后,诗人进一步指出自己当前的困境,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了,但诗人进一步表明心迹: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坚决不和邪恶势力妥协。最后,诗人写出自己在无奈之下做出的选择:忍辱负重,独善其身。诗人第三次表明心迹: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在只要肯低头弯腰就会求得荣华富贵的时代,但能够为自己的理想宁死不弯的品质。今天,我们面对纷繁社会的各种诱惑,还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吗?这是我们面对屈原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人类的伟大在于人类有自己的思想,个人的伟大在于思想的高尚。教师在教学语文的时候,不能只局限在基础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文字背后的深意,探究文字里的高尚灵魂,让学生成为有文化、有理想的一代新人。

四、走入生活,让语文活用

徐特立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说过,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的塑造期,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处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时,往往会出现很多矛盾。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而快乐的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3]。

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大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存在形形色色的人物。我们该怎样和各色人物相处,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些都是中学生常常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学习相应的文章时,就该给学生适当的指导。例如,学习杨绛的《老王》时,教师就可以着重地分析杨绛先生的人格特点。老王只是一个普通的体力劳动者,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而且自身又有一定的疾病,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往往会遭到我们的嗤之以鼻,但在杨绛先生这里,老王是和她平等的人,她没有歧视不幸者的意思,真诚地关心老王的生活,尊重老王的人格,为“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而感到抱歉。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来自杨先生天性的善良,更来自杨先生的教养。

一个人从小的教育能够引导他一生的走向,爱而生爱,大爱无痕,生活中各人的境遇不同,从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别。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应该学到人生而平等的意思,对每个人都要有平等对话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不卑不亢。

结 语

新课程改革不需要颠覆传统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因素,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微改革。这些小小的改变,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是画龙点睛,从而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田长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1.

[2] 董雪.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05):74-75.

[3] 夏长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1):9.

猜你喜欢

改变新课程诗人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教学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