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汽车教学研究

2018-11-28郭继东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内容汽车

郭继东

(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 515041)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这给高职汽车专业的师生带来了契机与挑战,高职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汽车发展同步。此外,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1 职业能力概述

职业能力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综合能力。不同国家对职业能力的定义不同,澳大利亚认为职业能力是人们在工作以及配合中有效参与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工作时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英国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包括知识、理解能力、技术、专业以及对工作的胜任。我国教育部门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一个人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

职业知识和技能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指从事职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职业工作具备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指及时接收职业活动新的知识和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将其运用到工作中;社会交往能力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需的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指具备学习新知识、新工作技巧的能力。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获取生活资料和谋求自我发展的基础。汽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包括汽车修理、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文化以及汽车商务等一系列与汽车相关的行业。结合汽车专业特点,学生必须具有现代汽车基本理论和技术、汽车整车以及配套设施结构、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故障诊断和汽车营销等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专业技能、诊断汽车故障、汽车维修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汽车相关的职业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汽车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

2 高职汽车教学的现实状况简述

2.1 汽车教学与汽车发展不同步

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发达的当下,汽车行业也在高速发展中,但许多高职院校教师没有根据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更新教学内容,而是固守课本知识,这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最终导致学生在毕业时就业竞争力达不到期望要求。

2.2 课程针对性不强

在汽车行业使用的制造技术越来越高端的情况下,学生只有学习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才能够应对职业发展过程中较为高端、复杂的问题。然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置专业化、针对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依然以大类基础知识为主,这一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汽车教学措施

3.1 充分调查社会需求状况,提升课程针对性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过程的调研我们发现,许多学校的汽车专业教学内容并未与社会需求结合。

例如,部分教师在课上提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内容,但其讲解的供应方式是传统的供应方式,而未将汽车零部件供应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化供应系统、物联网等知识相结合。这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会认为教师所讲内容与现代主流汽车零部件供应方式不符,从而对所学知识有陌生感,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讲解的内容未与现代化汽车零部件供应方式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最新的汽车行业发展状况,然而,社会对高职汽车专业学生的要求是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与时俱进的专业汽车知识。当前教学内容与高职汽车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的教学目标并不符合[2]。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要解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这一问题,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教学方式2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更先进的汽车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作为课本内容的补充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应当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掌握的汽车专业知识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分析课堂案例,学生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使自己更加了解汽车由产生到销售,再到后期维修的一系列过程,提升自己对该行业的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3.2 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职业精神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职业精神的学生很难在现实工作中有所成就。

当前,“工作能力强但没有职业精神”是许多企业对员工的主要印象,例如,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不同汽车的维修方案不加以区分,在工作中总是想要找到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维修方法,以此降低自己的工作强度,这实际上是一种偷工减料的行为。在实践中教师也时常会意识到,许多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足,如在探讨汽车维修服务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倾向于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分析问题,只有极少数学生会考虑到“人”这一因素存在的问题。

为提升学生对职业精神的重视程度,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突出“工匠精神”对汽车行业就业者的重要性,“技能宝贵”、“热忱服务”也是汽车行业就业者应当有的职业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先进人物的案例使学生感受到拥有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重视自己职业精神的培养。在学生开展实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寻找企业中具有较强职业精神的员工,并鼓励学生多与这类员工交流,从职业精神角度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3]。

4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汽车教学实践改革

4.1 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职业院校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教学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按照职业原则,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汽车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汽车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汽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包括汽车服务、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检测和维修和汽车商务管理等相关内容。因此,汽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汽车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汽车教学要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

4.2 编制汽车教学教材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汽车教学教材远远落后汽车行业发展水平,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请汽车行业专家、汽车制造企业、教育部门共同编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汽车教学教材。摒弃过去传统汽车专业教材的章节机构形式,而是按照岗位职责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项目教学或者任务教学模式。课程教材内容则根据学生岗位工作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编制。增加汽车美容与装饰、车载网络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汽车多媒体的应用等新课程,将课堂教学和岗位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

4.3 建立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与汽车修理厂、4S店等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实训室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根据汽车维修工程师的教学和认证要求,为学生提供相关核心专业的实训课程和实训环境,不仅对外可以惩戒各种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认证,满足学生售后咨询和服务、专业维修等项目的实训要求,让实训基地具备生产研究、教学、科研和培训等功能。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项目,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毕业以后,学生可以立即上岗,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5]。

4.4 汽车教学实践改革效果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学校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立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指导小组,小组负责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工作,将汽车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融入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并结合汽车生产实际情况开发了相配套的教学内容、技能考核标准以及配套教材。汽车专业14门核心课程有5门是校企合作课程研发小组编制。学校和当地的汽车修理厂、4S店合作建立集教学、项目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研发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和实际服务项目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汽车教学实践以来,汽车专业学生就业率提高了12.5%,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顶岗实习以及定向人才培养计划[6]。

5 结束语

总之,“职业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对学生汽车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既不能只开展技能教学,也不能只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在改革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技能符合学生的期望又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内容汽车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汽车的“出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