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融合”的合肥方略
2018-11-28
■本刊记者 安 蔚
产业、人才、平台、政策“四位一体”,让创新成为合肥的城市气质和独特基因。这也是合肥之所以能够建设滨湖科学城的最大底气所在。
2018年11月1日,英国《自然》杂志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的最新排名显示,合肥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排名第27位。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等多国大学联合推出的一份研究报告还显示,合肥入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20强,位列第12位。
在发展速度的背后,合肥经济的高科技含量和高质量更是迎来外界点赞。从2004年建设创新型试点市开始,合肥在创新之路上奋起直追,努力实现弯道超车:从当初平凡无奇的小“县城”,到“大湖名城,科创高地”,再到如今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后发型省会合肥是凭什么厚积薄发的?
政策资金链:真金白银的撬动效应
2018年7月,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桂万如收到了合肥高新区发放的8万元合创券额度。这家由中科大先研院孵化的小微企业,初创刚刚一年多时间,8万元无疑减轻了他们的创业压力。
合肥高新区作为合肥滨湖科学城的核心承载地之一,其首创的合创券是合肥深化科创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回望合肥的创新发展历程,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丰硕成果、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合肥进行了一系列领先全国的体制机制创新,前瞻的制度供给,成为合肥创新发展的“催化剂”。
首先科技成果产业化,资金的支持不可或缺,钱从哪里来?
2014年5月,合肥在全国率先改革科技投入体制,转变政府支持方式,构建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1+3+5”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的创新体现在,对分散在各部门的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进行整合,杜绝了“撒胡椒面”和“九龙治水”的弊病,形成了统一规范的政策体系。经逐年修订完善,“1+3+5”政策体系的成熟度、知晓度不断提升,已成为推动合肥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除了政府的资金投入,合肥还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为“最后一公里”搭建桥梁,重点解决成果转化融资难问题。
通过采取“母基金”的运作模式,合肥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初创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引导基金总规模达447亿元,其中社会资本出资368.3亿元,放大倍数为1∶4.7,在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近年来,合肥每年凝炼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瞄准“最后一公里”难点,集中资金重点支持。
合肥市科创政策和体制创新,还体现在政策统筹和有效衔接上,在政策“合力”上下功夫。2015年,安徽省成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后,合肥市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政府管理、企业创新、源头创新、人才集聚、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改革探索。细数合肥的改革“靶点”,无一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
同时,在安徽省层面,也出台了力度颇大的政策。2017年底,安徽省决定设立总规模为300亿元的“三重一创”产业发展母基金,专设规模为100亿元的量子科学产业发展基金,这是金融科技对量子科学的一次强力助推。
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为合肥的基础科研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7大中心,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与北航、哈工大、广州能源所、工信部电子所等合作共建的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正在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嬗变。舞台已搭好,谁是创新大戏的主角?
人才创新链:最活跃的“集团军”
安徽大学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仁发2008年来到合肥,他经历了合肥高速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人称“哈佛八剑客”的8名博士,先后从美国来到合肥科学岛,组成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核心科研团队。如今,“国之重器”稳态强磁场真正成了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在距离科学岛东北方向15公里的一座工业厂房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张天舒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高端ITO靶材的中试生产。如果没有高端ITO靶材,就没有新型显示产业。
如此多高端人才放弃海外优越条件来到合肥,合肥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
多年来,合肥市一直坚定不移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已经成为一方“养人”沃土。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合肥从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同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推动创新才智充分涌流,真正把滨湖科学城打造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方天地。
在滨湖科学城的人才集团军中,首先是高端的领军型人才。
2016年1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正式运行,该院院长助理梁光华回到了合肥。作为一名合肥人,浓厚的创新氛围让他对清华在合肥发展充满信心。“合肥作为一座科学城,创新氛围越来越好,很多人才政策力度都很大,包括住房、教育等都有相关的支持,这就为清华在合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谈起清华选择合肥的原因,梁光华分析了合肥的科研实力,“合肥近几年的科研投入很大,早在2009年,就把公共安全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在全国是最早的,和我们的应用方向比较契合,这是清华选择合肥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研发与产业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否则研发就永远停留在论文里。因此,好的企业管理者,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在留住高科技研发人才的同时,合肥主动“引凤入巢”,吸引企业家资源。这是滨湖科学城建设的第二支人才主力军。
姚和平是安徽安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7年,他回到合肥,那时的安利是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由于缺少管理型人才,经合肥市委组织部推荐,姚和平进入安利。30年的商场沉浮,姚和平带领安利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如今的安利,已跻身中国驰名商标行列,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以“亲才”之态,有针对性地招才引智,三类人才共同构成了合肥的创新人才链,成为合肥建设滨湖科学城的最活跃因子。
如果说高端研发人才和企业家是大树,那么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就是合肥这方沃土上的丛林。这是第三支人才集团军。
据统计,合肥高校拥有在校生60多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万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位居全国前列。对于人才,合肥一直求贤若渴。围绕产业转型,在《安徽省人才工作10条》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了《合肥市人才工作20条》,以“亲才”之态,有针对性地招才引智,三类人才共同构成了合肥的创新人才链,成为合肥建设滨湖科学城的最活跃因子。他们的创新创业,带给合肥的最大效应是产业发展。
产业价值链:跨越发展的第一支撑力
2009年,因产业结构调整,京东方谋划建设液晶6代线,却被多地婉拒。合肥市决策者力排众议,引入京东方,并做出了一个现在看来依然需要足够远见和魄力的决定:市财政拿出150亿元,以参股形式全力支持京东方发展。
京东方没有让合肥失望。它的到来,集聚并带动了上下游100多家企业落户,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的航母,从合肥新站高新区起航。2015年,合肥平板显示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形成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如今,合肥成为全球唯一拥有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三条高世代线的城市。
通过一个大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构建一条产业链,打造一个产业集群,合肥形成了“满园春色”的产业景致。在招引大项目的同时,合肥本地科创资源的转化,也上演着产业奇迹。其中,由科研之花收获产业之果的典型案例,是智能语音产业。
作为合肥滨湖科学城创业创新的一个范本,从1999年开始,智能语音产业见证了合肥创新发展的全过程。2006年,这家合肥的企业震惊了国际语音界,在国际语音合成大赛上,科大讯飞夺冠。此后12年间,科大讯飞12次夺魁,也从一个大学生创业企业,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公司。
在智能语音领域,合肥有话语权。中国声谷作为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截至目前,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新华三、金山软件、神州泰岳等近400家企业入驻中国声谷,形成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平台支撑、技术研发到智能产品应用一条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2018年1-9月,中国声谷实现产值480亿元,增长29.5%,在建产业化项目479项,总投资114亿元,增长35%,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两倍。
在一批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纷纷崛起的同时,合肥市政府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在科创资源、产业资源、企业资源、人才资源之间穿针引线,努力搭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合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建设了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机器人等2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此同时,合肥在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上也迎来丰收。截至目前,合肥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300家。
在科技型龙头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众多企业研发平台的带动下,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机器人、量子通信……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打上“合肥造”的烙印。2017年,合肥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09户,总量达1666户,居省会城市第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达32828件,居第4位,发明专利授权量4917件,居第7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8.16%,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19.9%。
产业、人才、平台、政策“四位一体”,让创新成为合肥的城市气质和独特基因。这也是合肥之所以能够建设滨湖科学城的最大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