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浅探
2018-11-27姚枫
姚枫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分析,结合笔者参与的县级电大——桐乡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困难、体会等,从“团结协作,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及“丰富建设类型,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对全方位建设桐乡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
校园文化活动是电大育人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阵地,在育人中发挥着人格锤炼、技能培训、科技创新、兴趣提高、特长培养等课堂上难以完成和替代的作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2.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有利于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的形成。
3.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电大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首先,无论是电大的成人教育还是非成人教育,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与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其次,就文化本身而言,打造具有电大特色的、符合社会精神需求、市民精神需求的学校文化,有利于电大社会影响力的扩大、社会认可度的进一步确立。
4. 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电大办学目标的实现
桐乡电大以打造“品位电大、品质电大、品牌电大”的“三品”电大为办学目标。“三品”不仅是对校园环境的要求,更是对学校内涵提升的要求,“三品”电大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不谋而合,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三品”电大的途径,“三品”电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办学特色、课程资源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三、桐乡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组织困难
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的困难主要是由成人学生的特殊性造成的。电大学生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他们的集体感比较弱,虽然有班级,但大多以单独个体的形式参加学习。尽管很多学生经常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交流,但分离状态依然严重,互相之间的陌生感不利于集体活动的开展。其次,成人学生的心态也是组织困难的重要原因。桐乡电大在籍生中,80%以上的学生年龄在24岁以上,并且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心智更加成熟,但缺乏激情,缺少活力,不愿意参与除学习以外的其他学校活动。
2. 未成系统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省电大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多家单位分享了校园文化活动经验。省电大开放学院的“春风化雨‘两信教育在路上”,以“信心”和“诚信”为主题,提炼开放教育九大优势、提供“五心服务”、开展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助力学生干事创业、开展诚信教育。“两信教育”将省电大开放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拧成一股绳,活动开展有了方向,文化活动成了系统。桐乡电大五年来,活动类型涵盖学习、娱乐、运动、慈善等多个领域,但因为是建设初期,工作重心仍在提高参与率上,各类活动相对零散、随性,未成系统,难成品牌。
3. 重趣轻学
由于组织困难并处于建设初期等客观原因,导致文化活动形式以趣味性为主。近年来,桐乡电大趣味性活动开展较多,如环凤凰湖趣味长跑比赛、观影活动、趣味运动会、烧烤、远足等。趣味性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已成为广大学生每学期最期盼的活动。虽然近年学院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但总体而言,依然缺乏知识性,缺少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建设项目。
四、桐乡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1. 团结协作,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加強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校园文化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院办。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校园文化活动计划,总结活动经验,院办负责具体实施。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校园文化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二是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活动计划目标应长远,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性和规范化。
(2)加强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纽带,也是学生集体感、归属感的主要引导人。在笔者从事开放教育工作多年来,深感开放教育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好的班主任是一个好班级的必要条件。而好的班主任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他们必须是严师,对学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给予批评教育;他们应该是朋友,交流聊天时是轻松的、幽默的;他们应该是有耐心的,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他们应该是有激情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应该是班集体的家长,发自内心地为学生取得的成绩骄傲,始终把学生当作“家庭成员”,这样的班主任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陌生感。
2. 丰富建设类型,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1)重塑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一个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桐乡电大一直以来秉承省级电大的办学理念、校训、校徽、校色,但缺乏个性,辨识度低。办学理念,通俗地说就是办学的出发点,具有一定的价值观。桐乡电大作为全市唯一一所成人高校,办学理念应除了体现培养人才外还应体现为地方经济做贡献;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内容需体现办学理念,文字应简洁、明了、朗朗上口。校徽(或LOGO),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体现学校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校徽(或LOGO)的设计既要具备统一性,又应具有个性。
(2)完善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任务和要求所确立的规章制度,所形成的校园、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体现。专门设立制度建设年,制度的制订应由易至难、由纲领到细则,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应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同时,笔者认为,无论是重建的制度还是修改的制度,教职工都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在制度推陈出新的同时,更要重视制度的落实,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体现校园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3)打造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人们所创造、使用的,能够体现出创造者自身某种价值、信仰并且能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受的客观存在物,它既是校园内具体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也是构建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校园环境的建设要注重环境的整洁,门厅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等,应区别于幼儿园、中小学校,更体现成人学校的成人性、成熟性。
(4)丰富活动文化
作为成人学校,对学生而言,文化活动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学校文化行为。笔者认为,文化活动可分为四类。
一是评优评先,树立典型。桐乡电大的先进学生评选活动主要有三类:奖学金评选、优秀毕业生评选以及优质单项奖评选。几类评选的共同特点是评选条件低,涉及面广,并给予一定的奖金,对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目前评选的不足在于,对先进事迹的宣传不足,对其他学生的触动只在于“金钱”而非精神。据笔者观察这些受表彰的学生,除成绩优异外,也有一些是在工作中、社会上具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他们的先进事迹更能对境遇相同的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二是体现专业特征和行业特征。电大学生来自各个行业,很多学生依据工作挑选专业,而且大部分学生处于工作一线。岗位技能的竞赛既能提升学生所学专业的实践性,也能使學生在互相切磋中进步,如普通话比赛、点钞比赛等。
三是迎合学生兴趣爱好。电大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最困难的方面就是人气。学生年龄差距大,如何选择受大部分学生欢迎的活动?笔者认为,主题选择一看社会二问学生。比如时下流行的远足、烘焙、观影等活动。
四是体现地方特色。桐乡特征已被很多学校引入校园文化,比如以名人命名的学校,又有以特长教学命名的学校等等。桐乡电大的校园文化也应与桐乡地方文化巧妙结合。
(5)扩展网络文化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校园网络文化使传统的校园文化突破了时空限制,内容更丰富、更广泛、更加多姿多彩。桐乡学院目前有的网络平台有校园网、电大在线、社区教育网、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主要用于学校各类信息的发布、电大在线用于网上学习辅导、社区教育网用于社区教育信息发布、微信平台重在学生点对点互动。学院应充分利用四个平台,开展有新意、有内涵、有吸引力的信息推送,如学校动态、时政热点、学习信息等。另外,桐乡学院刚刚投入使用的电大App、电子展台,尝试将学校信息、学习信息融入这两个平台,方便学生随时查看个人学习信息。
五、结论
开放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因学生的特殊而存在很多的不可控因素,活动新颖学生未必感兴趣;报名参加人数多未必在正式活动中不临时缺席;投入资金多未必收到好的效果。笔者组织学院校园文化近8年,深感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困难和阻碍很大,如何巩固成果,更上一层楼,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思考。
参考文献:
潘建广.论校园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21(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