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机制下的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改革的启发

2018-11-27王艳

消费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机关单位协同机制

王艳

摘要:政府机关作为我国的主要行政部门,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是实现政府职能有效运转的基础,也是提高政府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同时,做好机关后勤保障工作也发挥着稳定后方的作用,其作为政府机关单位的主要管理部门,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强化政府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文章从协同机制的内涵着手,对现阶段机关后勤保障制度管理体系进行了论述,基于此探究了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以便为政府机关有效履行职能、高效完成职责提供参考。

关键词:协同机制 机关单位 后勤保障管理模式

现阶段,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体系不健全、工作效率低、机构庞大、开支较大、人员素质低等。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战略发展目标不明确、控制力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此,基于协同机制的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改革应该以科学化管理、法制化保障、社会化服务的后勤保障管理模式为目标,深入实践协同管理理念,逐步提高机关后勤保障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一、协同机制内涵的分析

协同机制是指当系统处于正在变革或临界状态情况下,将协同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利用多种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将系统内部的各个元素或子系统重新整合,使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令各个元素或子系统发挥出互补性与一致性,进而促进整个系统进入新的状态,使系统产生更强大的作用,并且大于系统内各个要素所起作用之和。

这种管理办法对政府机关后勤来说,主要是指在协同管理思想基础上,使政府各个部门之间产生协同管理效应,从而提高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政府工作的运行效率,为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基于协同机制的后勤保障管理模式的优异之处在于系统对内部各个元素或子系统进行整合,使其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了系统内部的优化,令整个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发挥出超越原有组织的作用,重新焕发了系统的生命力。

二、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及弊端的分析

“后勤”一直以来是军事名词,其主要是为军队的需要而服务,进入到现代,后勤这一词汇被运用到我国政府的管理上,产生了房产、基建、食堂、幼儿园、浴池、理发室等多种服务企业,都被称为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管理是指管理人员基于管理原理、思想、方法制定管理措施与相关活动,利用管理目标激励工作人员,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机关后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主要作用是为政府机关职能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所以,在开展机关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中需要各个部门间的高效配合,才能保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后勤机关管理模式是基于传统管理方法创建的,管理方法过于传统,其服务内容囊括了吃、住、行、医疗等多个方面,服务内容的复杂性导致其组织结构十分复杂。

我国机关后勤保障单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机关后勤保障管理局和机关服务中心等单位,这些单位主要为机关后勤提供支持和保障服务;二是机关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门诊部、幼儿园、印刷厂、汽车修理厂等经营单位,这些单位已经走向市场。从综合分析的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仍属于被动服务模式,经营管理过于粗放,行政管理性质突出,是一种“单位办社会”的自我服务模式。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对象单一,只对内不对外,外部企业无法进入,垄断性质突出。二是后勤机关设施设备和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部门,只用于部门内部,完全服务于机关,不外借,所以资产流动性差,容易出现资源浪费与资产闲置的问题。三是管理相对落后、封闭,服务效果差、效率低,后勤部门只对内服务导致其工作人员没有竞争压力,在工作中缺少危机感,无法及时对相关管理与服务进行改进与创新。因此,这种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弊端。一方面,资源投入多,产出少,导致经济效益低。在工作中等、靠、要思想十分突出,工作上不重视成本收益,导致人力、物力、时间上出现了严重的浪费;而且经营上不进行成本核算,缺乏对管理可行性的研究,有需要則打报告申请购买,在产出与投入上缺少对比。另一方面,这种模式缺乏动力机制,工作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降低发生错误的几率上,秉持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理念,同时过于重视对领导的服务,这种模式完全与市场脱节,不仅影响了自身也影响了市场。

三、基于协同机制的机关后勤管理模式的探究

政府机关职能部门的后勤保障工作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是社会发展以及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落实过程中需要经由多个阶段才能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一直受到外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所以,各级后勤保障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结合各地区以及机关单位的具体事务进行管理需求定位,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制定科学与完善的管理计划,逐步按照计划落实管理工作;同时,不同的管理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与要求,在优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对后勤保障的管理阶段进行划分,针对每个阶段制定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利用不同的战略管理模式,提升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确保后勤保障管理模式能够灵活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调整,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在机关单位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以便适应经济、市场、社会的发展形势,合理的确定最终的发展计划。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一直是制约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开展及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现阶段我国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发展来看,人为控制是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成本控制方法,但缺少配套的管理控制体系以及有针对性的管控方法,所以,不能科学的、完整的对财务进行合理控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机关职能部门应从以下几点对政府成本进行管控。首先,应对后勤保障经费的统筹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充分的发挥出政府资源优势,保障政府资源能够在整个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出作用,并且要根据统筹内容与后勤保障工作要求建立相应的后勤统筹管理模式,并利用立法强化对其管理,明确各项管理内容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法律对应的要求,从而避免出现经费肆意增长的情况,保障政府资金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如果出现增长问题,要根据社会的消费水平尽力完善控制机制,保障资金能够有效的应用到办公设备更新以及公共资源改善等工作上。其次,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工作内容与职能性质建立合理的预算制度,控制机关内部各个部门的预算,保障预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从而合理的为各个机关部门支配经费。后勤保障部门的经费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详细核算,避免出现经费乱用与滥用问题。最后,针对政府机关单位的公车购置问题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专门针对公车购置问题建立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并在机关内部建立车辆管理中心,逐步进行公车管理改革,保障公车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正确的应用到政府机关职能部门的办公中。

此外,由于后勤保障管理涉及到机关的资源问题,所以在协同思想的理论基础上构建的管理模式能够切实的满足当前机关单位的需要与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应该要重视到信息化服务在管理模式中的建立,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与信息化管控手段提升后勤保障的灵活性与动态性。这样,在协同机制的引导与指导下,后勤保障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够彼此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让相关人员及时的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落实情况进行了解,并实时共享市场信息,方便各个岗位、各个环节能及时的根据市场,以及经济的发展变化做出后勤保障管理措施的相应调整,提升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后勤保障管理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后勤保障管理是政府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对提升政府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机关要重新审视后勤保障管理,明确其意义与作用,随着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地进行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变革,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升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从而为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持。

猜你喜欢

机关单位协同机制
新时期机关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浅析
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协同机制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审计整改的责任体系与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