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2018-11-27郭庆
郭庆
摘要:地方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但目前仍存在地方媒体普遍实力较弱、融合发展理念与市场不相适应、投入与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应在坚持党媒姓党的原则下,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强规划统筹和资源整合,放大比较优势做精内容,以技术为支撑拓展市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服务为根本赢得用户,推动地方媒体又快又好融合发展。
关键词:新闻舆论 地方媒体 融合发展 融媒体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新闻舆论工作呈现不断向上向好态势。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地方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十分巨大的冲击,生存状况面临极大挑战,报纸发行量日益下滑,电视收视率持续走低,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特别是行业同质化、阵地弱小、资源散乱、传播力有限等问题交织,成为新阶段困扰地方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道难题。要实现破题突围,就必须按照“审时度势精准定位、整合资源深度融合、跨界合作做优做强”的思路,做好融媒体这篇大文章。
一、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重要思想指引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8次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的系列重要讲话和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深刻阐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国际舆论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长提振信心。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與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自身发展经验基础上,对经济复苏、生态保护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加之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促使国际舆论格局呈现分化趋势,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国家主流媒体与多个国家媒体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使中国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广。地方媒体必须着眼于国际舆论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增强发展和壮大主流舆论的自信自觉。
(三)互联网演进升级带来无限发展空间。当代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成熟和推广,推动生活空间、产业形态、传播模式等深刻变革。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全球第一、达到7.72亿,网络零售全球第一,互联网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均居全球第二。网络已经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地方媒体必须洞察经济社会发展总趋势和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洞悉信息化和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增强做好融合大文章的使命感紧迫感。
二、地方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媒体普遍竞争力较弱。据专业机构调查显示,网民特别是移动端网民最常用的APP为通讯聊天、生活实用、视频服务类工具,其中微信、手机QQ是首选。在新闻资讯的获取方面,主要浏览人民网、凤凰、新浪、搜狐等主流门户网站或APP,关注并使用本地新闻资讯、生活服务APP的相对较少。这一定程度说明,地方媒体新闻资讯对受众的影响力较弱,网民对全国性网站访问量相对较多,而对本地新闻资讯平台关注较少。
(二)发展理念与市场不相适应。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有的地方或单位简单地把融媒体发展理解为行政命令,认为开通一个网站、微信或微博就实现了融合发展,导致各类资源、各方力量简单“合并”、没有真正“相融”,开发的新媒体产品多数是人有我有的同质化竞争,是量的扩张,而非质的提升。其次,“等靠要”思想严重。在新媒体产品的开发、运用、推广上仍然固守传统思维,过多依赖财政扶持、行政倾斜,缺乏互联网经济下的融资、用户体验等思维,产品与市场间化学反应不明显。
(三)投入与需求不相适应。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兴媒体冲击的双重影响,传统媒体广告收入锐减,存在断崖式下滑,从而致使媒体融合财力投入不足,导致媒体融合发展后劲不足。媒体融合发展总体表现出“软件”太软的情况,核心技术和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长期以来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受经费、经营等客观因素制约,薪酬体系和激励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在创意型、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上难度较大。
三、推进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党对地方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原则不能变、不动摇,站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高度,强化对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领导。要从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角度,大力实施“新型党媒”发展战略,既实现“新闻舆论阵地延伸到哪里,党管媒体的原则就落实到哪里”的管理要求,又适应市场、适应用户,发挥党媒政务服务及时、信息发布权威、生活资讯可信的优势,为媒体转型创造条件、提供便捷。要。同时,要着眼于教育引导群众、服务生产生活等方面,加强对地方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的管理。
(二)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把握信息化趋势,树立共享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有效整合媒介、内容、要素等资源,推动信息、内容、应用、技术、平台、终端、人才、管理等共享融通。要建好用好融媒体中心,特别是构建好适应新的媒体传播特点的采编发体系和流程,加速从“报网融合”走向“媒体矩阵”,从“资源融通”走向“理念共通”。要立足媒体发展实际,打造集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矩阵,推动地方媒体全面转型升级。要推动渠道共享、内容共享、技术共享,形成地方媒体协同联动、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切实提升主流舆论吸引力影响力。
(三)加强规划统筹和资源整合。要坚持多规衔接,优化地方媒体结构布局,推动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单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在重点工作、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上统筹布局,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上深度融合。要打破区域限制,从体制上打破按行政级次、行政区域培植资源的格局,推动地方媒体资源整合,重点加强项目建设统筹,以入驻、连接、合作等方式,搭建媒体传播矩阵,避免重复建设、交叉建设。要强化龙头建设,通过整合、联合、捏合,扶持壮大龙头,推进地方新媒体集群建设,形成联动协作的传播矩阵,提高政务新闻、文化传播、生活资讯的时效性、及时性、针对性。要突出差异化发展,立足自身优势,认真研究自身融媒体发展比较优势,协调应对外部竞争,细分市场推进差异化发展,实现协同发展、合力竞争、互补传播,避免行业同质化、恶性竞争等问题。
(四)要放大比较优势做强做精做优内容。要放大本地新媒体发展早、基础牢、声誉好的比较优势,变资源为资本,积极通过市场融资、项目合作等方式,深化与本地文化旅游、广电网络、移动通讯等领域的合作,實现强强联手、做大做强。要放大地方媒体沟通联系本地群众更紧密的优势,积极通过新闻策划、宣传推广、文艺活动、户外广告等方式,深化与市外大传媒、大集团的合作,形成跨媒体的战略联盟,实现多元发展。要放大地方媒体的“龙头”优势,深化与社会媒体和自媒体的广告、经营合作,借嘴说话、借简传声、借台唱戏;深化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推介、宣传、经营地方文化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同时,要注重品牌塑造,加强产品研发和推广,提高网站点击率、微信微博关注度、手机客户端使用量,提升品牌价值。要提高内容品质,研创生产更多“有意思更有意义”“有粘性更有思想性”的原创内容产品,引导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更加健康的网络文化。
(五)以技术为支撑大力拓展业务市场。要充分发挥地方媒体与地方政府“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合作关系,加强同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参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管理维护,参与一些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综合平台。发挥视频、音频、应急广播优势,参与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灾备中心等建设与维护,拓展发展空间,进行合作传播。通过业务市场拓展,增加赢利点,扩大影响力。
(六)加大优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把优秀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推动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积极寻求党委政府支持,用好用活地方人才政策,花大力气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骨干人才。要完善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播”评选等活动,培养一批中坚力量。
(七)不断提升对用户的服务品质。研究细分用户群体,实行分众服务,推出个性化新媒体产品或者特色订制资讯服务,增强服务性、贴近性、及时性、互动性,变“新闻传播”为“资讯服务”,实现自身盈利“造血”功能,使传播更加灵活、更具竞争力。尤其在大众消费、旅游、商贸、娱乐、生活服务等方面,运用新技术开展组合型传播,使线上线下实现一体化服务,形成高水平的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让党媒始终成为网民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重要渠道和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