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遗” 传承“非遗”
2018-11-27李雨辰
知识就是力量 2018年11期
李雨辰
你可曾了解,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昆曲、古琴、京剧、皮影戏,还有大家熟知的二十四节气,这些都是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他们之中都蕴含着什么故事呢?
我的家乡在河北,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河北梆子、吴桥杂技、武强年画、井陉拉花、蔚县剪纸、衡水内画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燕赵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
今天我来说说河北沧州的吴桥杂技。吴桥杂技是传统民俗杂技艺术,俗称“耍玩意儿”,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好。有一年,我随父母回老家过年,那儿可热闹了,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甚至在饭桌前和土炕上,村民们随时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脚,变几套戏法魔术,让我连连点赞。
吴桥人喜爱杂技与他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有关。吴桥位于黄河下游,西有大运河,东靠四女寺河,纵横河流占去大片土地,且土地盐碱瘠薄,水灾频繁,人们为了谋生,只好卖艺糊口。
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出访西欧14国时,所到之处,华侨中常有吴桥杂技艺人,周总理欣喜赞到“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1987年,文化部和省政府在省会石家庄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成为国际马戏届公认的世界三大杂技赛场之一。
吴桥杂技是跨越语言的文化使者,它注重身体、力量与美的展示,不用语言而跨越语言,以无声胜有声,在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塑造着中国形象,弘扬着中国精神,凝聚着中国力量,形成了中国风格,彰显了中国气派,传播了中国文化。
指导教师:钱文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