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镇江,京口三山甲东南
2018-11-27颜士州
颜士州
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镇江市,是一座有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万里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交汇,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十字黄金水道”,历来就是长江三角洲富庶繁华之地,亦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神话传说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絢丽神奇的金山
金山,原在扬子江心,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唐代诗人张祐诗句“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就是当年金山的写照。清道光年间,这个“千载江心寺”开始与南岸相连,水上风光变为陆上胜境,“打马上金山”成为新的旅游乐趣。
金山寺名源于金山寺的奇特建筑。金山寺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余年。古代的建筑师们因地制宜,以山为体,寺庙为衣,环绕山体建筑了殿宇厅堂,幢幢相衔,楼阁亭台,层层相接,使山体和寺庙合为一体,有“金山寺裹山”的特色。
据说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承德避暑山庄的“天宇咸畅”、扬州瘦西湖的“小金山”,都借鉴了金山的布局。更叫人称绝的是:山门一反常规,朝西坐东。当时金山还在江中,游人通过西门,放眼望去,有“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意境。
金山寺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佛教神宗首刹。1948年春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大雄宝般、藏经楼等数百间房屋。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匾额的新大雄宝殿是1985年10月6日破土动工的。新建成的大殿比原址移后8米,呈正方形,边长24米,高25米,36根柱子落地,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歇山重檐,黄墙红柱,金色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整个大殿的造型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
矗立在山顶的慈寿塔也是后重新修整过的,远远望去挺拔、玲珑,与山顶南侧的“江天一览亭”相辉映,似乎将整个寺庙殿宇裹着的山体拔高了。这座塔始建于南朝,宋代曾建双塔,明代改为一塔,现在的慈寿塔是清末建筑,砖木结构,八面七级。上空塔,登一层,逛一遍四面相连的回廊;旋梯上顶,游人凭栏远眺,心旷神怡,但见千山绵亘,万峰重叠,大江东去,烟波万顷。宋代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在他的《金山》诗中写道:“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金山不仅以寺闻名,而且每一处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客。人称金山为“神话山”。如妙高台有苏东坡赏月起舞《水调歌头》的传说;留有亭有康熙皇帝书写“江天一览”的故事;七峰阁有民族英雄岳飞说梦的情节;更富有魅力的是法海洞和白龙洞,盛传着“水漫金山寺”的神话,传说白娘子和小青就是从白龙洞到杭州断桥与许仙相会的。日本奈良寺森本长老住持访镇江时,跪在法海像前,仔细观察法海是否有一断指,因为法海有“捻指出家”的故事。他见到断指后,大为赞赏“法海真身塑得太好了!”
碧玉浮江的焦山
白色轮渡载着我们驶向绿色江岛——焦山。由于焦山满山苍翠,宛若碧玉飘浮在烟波浩渺的江心,故有“浮玉”的美称。
登上焦山码头,迎面便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门楼,一对石狮镇守山门,两边分悬清代光绪年间巴州廖伦所写隶书大字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对面照壁上有明代进士胡瓒宗所书“海不扬波”四字,人们将其当作横批。
进得山门向右,粉墙丹柱的定慧寺,让人不禁想起《水浒》中“宋江智取润州城”的一段话:“焦山上有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的确,焦山与金山不同,寺庙建筑藏在古柏翠松之中,黄墙碧瓦,飞檐斗拱,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定慧寺为我国名刹,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公元194—195年),原名菩济禅寺,相传唐玄奘大师的弟子法宝寂来此创建大雄宝殿。如今大殿金碧辉煌,巍峨壮观。寺内外存有六朝柏、宋槐、明银杏等古树,极为珍贵。
焦山碑林是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里面古碑林立, 石刻精良, 共有460余方。其中有被称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即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相传《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生平极爱养鹤,到焦山游览时带来两只仙鹤,后来两只鹤均死去,他十分悲伤,把鹤埋在焦山,又在山岩上写下著名的《瘗鹤铭》,后因岩石崩裂,坠入江中。到康熙五十二年,才由镇江知府派人从江中捞起5块原石,仅存下86个字,其中尚有9个不全的字,字体潇洒苍劲,为稀世珍品,被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推崇为“太字之祖”。它是隶书发展成楷书的演变过程中的著名石刻之一。南宋诗人陆游,寻访《瘗鹤铭》时留下的题名石刻,现仍在焦山西麓登山道旁的200多块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之中。题刻的字体有真草篆隶,名人有王瓒、米芾、赵孟頫、吴踞等,宋代就闻名全国,清代又传至海外,现在的日本书法界,又为焦山戴上“书法之山”的桂冠。
离碑林不远的焦山东麓,八座炮台呈马蹄形排列,炮口对着江面,这就是著名的焦山古炮台。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镇江军民抵抗入侵者的精神和功绩。
这座绿岛上,还有观日出最佳处的吸江楼,登楼远望,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西南半山腰有一六角亭,取李白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之意命名为壮观亭。赵朴初为此写下“壮观二字应无负,第一江山第一楼”的诗句。此处每当落日夕照,波涛翻滚,真有“王母来寻五色龙”的景色。在焦山北侧的别峰庵,留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读书处。华严阁是苏东坡邀友赏月的焦山十六景之一,有赵朴初题匾“无尽藏”,点出焦山深邃含蓄的无限境界,御碑碑亭、三诏洞、百寿亭、文昌阁、观澜阁(乾隆行宫),槐荫点缀其间。岁岁年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赏景抒情北固山
沿着一条长长的坡道,我们登上北固山。走过一段令人感到挺幽静的龙埂之后,一座铁塔出现在眼前。这铁塔名叫卫公塔,建于唐朝。东面墙上“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笔势雄劲,极为醒目,相传是梁武帝所书。东侧平台上,便是阿倍仲麻吕诗碑,在高3米,宽1.1米,厚0.3米的纯白的大理石碑体上,用中日两国文字镌刻着有“日本鉴真”之称的阿倍仲麻吕的《望月望乡》诗篇:“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诗碑上的日文碑文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执笔,诗碑上的中文碑文由书法家沈鹏所书,赵朴初为诗碑题写了鱼龙碑额。
迎面便见甘露寺,它是北固山的主体建筑,古拙浑厚, 雄踞山巅, 形成“寺冠山”的独特风貌, 自从《三国演义》写了一段刘备招亲故事后,甘露寺蜚声海内外。
出寺向东,就是溜马涧。孙权曾在这里笑刘备“南人不能乘马”,激起刘备“跃上马背,飞走下山,复驰骋而上”。这坡确实陡得很,可见刘备的骑术很不一般,寺后就是试剑石和狠石,刘备和孙权曾在此以剑试石,阔论天下形势。山的最高处是凌云亭。相传刘备死后,孙夫人在此洒泪望江祭刘备,凌云亭因而也叫祭江亭。
北固山上最吸引人的是面江而立的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多景楼, 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题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这座可观赏多景的石楼,传说三国时,吴国太就是在多景楼上相中刘备为女婿的。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也选中了多景楼梳妆打扮。米芾对这里的山光水色、众多美景,在《净名斋记》中倍加赞美,指出:“东北极海野,西南朝楼山者,谓之多景。”陆游在《水调歌头·多景楼》中赞誉“江左占影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着危楼”,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不朽绝唱,更是集中抒发了千古风流人物的观景心曲。当年的陈毅元帅登楼纵览,欣喜地说:“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长江万里画卷。”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