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啦啦操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7张艳
张 艳
(河北省广平县平固店镇北吴村初级中学,河北 邯郸 057650)
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对小学体育课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在此形势下,啦啦操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项目,逐渐走进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啦啦操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在练习中找到美好的体验。然而,在目前阶段,啦啦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时间不长,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对啦啦操在体育教学中的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啦啦操的教学意义,实施科学有效的应用措施,才能使啦啦操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啦啦操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啦啦操缺乏正确的认知
在目前啦啦操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男生,对啦啦操运动的接触不多,对其内涵和功能的理解不够全面,根据啦啦操丰富、热情等特点,认为啦啦操是女生学的运动,不适合男生学。这些偏见导致学生在啦啦操的学习中出现排斥心理,大大影响了啦啦操在体育教学中的效果,阻碍了啦啦操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1.2 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技巧性
啦啦操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新兴课程项目。在其教学中,不但要求体育教师具有高水平的技能,还需要具有亲和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然而,在目前的啦啦操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职业技能的限制及职业素养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使学生信服。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亲和性,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很难和学生打成一片,大大降低了体育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在体育教学并没有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啦啦操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接受能力以及身体特点等方面,对啦啦操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啦啦操的兴趣和啦啦操的教学效率。
1.3 考核标准过高
在啦啦操的练习中,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因此其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肢体控制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肢体协调性,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其相关能力较低,很容易出现失误,使学生对啦啦操练习的自信息受到严重的打击。考核作为课程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一些教师在设置考核标准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过高的考核标准让学生望而却步,导致啦啦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更是难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教学目的。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啦啦操运动开展的意义
2.1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为了其身心健康成长,需要加强对其的训练和引导。在啦啦操教学中,学生会根据其韵律变化进行运动,通过音乐与运动结合,使学生的青春活力、朝气蓬勃能够充分地释放出来。体育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使学生在危险来临时处于应激状态下也能迅速地做出反应。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啦啦操的练习来锻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能力。啦啦操对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在进行啦啦操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提高其体育学科素养,加强其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的调节,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学生成长过程,意志品质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由于啦啦操运动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学生年龄较小,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动作不到位、没有节奏感、身体不协调、柔韧度低等现象,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下去,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毅力,提高学生的上进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等优良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3 塑造学生的美体
啦啦操运动的形体动作是根据学生身体成长结构学专门量身定制的,在啦啦操训练中,学生除了对动作定位、技巧准确性进行学习之外,还有关于身体美感的强调性。因此,当小学生进行啦啦操运动训练时,除了要求其动作规范之外,从细节上还会对学生的形体美感进行规范,加强学生对形体美的全面理解,纠正学生的不良体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对学生形体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措施
3.1 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行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中,其能够将音律融入视频、动画等方面,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形象化,充分将啦啦操知识普及到学生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在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啦啦操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啦啦操运动中的动作简单化,对其进行化繁为简、化静为动,解决学生在训练过程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啦啦操运动在学生面前展示得更加形象立体。此外,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投入自己设置的教学情境中,逐渐增加学生对相关动作技巧的学习速度,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2 根据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教学内容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因此,在啦啦操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促进新课改在实际教学中的深入。其次,在啦啦操运动相关动作技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肢体协调能力等方面内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啦啦操运动的动作要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啦啦操运动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众所周知,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在啦啦操运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对啦啦操运动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适当加入一些其他体育项目的内容,提高啦啦操运动的教育价值。与此同时,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全面开发学生在体育项目方面的潜力,优化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
3.3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啦啦操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性的影响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看待体育教学和啦啦操运动教学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作用,然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项目的开展效率和质量。其次,体育教师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和职业观,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技能来开展啦啦操运动教学活动,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对啦啦操及其他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最后,在啦啦操运动动作技巧要点方面,教师可通过相关的口诀、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加强同学生的信息交流,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善,循序渐进地提高啦啦操运动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3.4 优化啦啦操运动课程教学
在啦啦操运动教学阶段,可以根据其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课和综合课。其中,在基础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综合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及承受能力来合理安排好课时,并明确每节课的目标与任务。首先,体育教师要拆分啦啦操运动的动作,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对啦啦操运动动作进行练习,为后续连贯动作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编制一套简单易学并具有音乐节奏感的动作,提高学生对啦啦操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除此之外,通过手位训练对学生的柔韧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韧性是一个好的啦啦操队必有的特征。在综合课教学中,其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整合基础课中啦啦操的拆分动作,并配合相应的音乐进行练习。与此同时,学生除了对啦啦操运动的规定套路进行学习外,教师还要对训练内容进行丰富,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协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5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由于啦啦操运动在训练中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对学生的肢体控制能力和协调性等相关能力要具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标准,促进学生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啦啦操运动的练习中,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考核作为课程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教师在设置啦啦操运动考核标准时,要结合教学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啦啦操运动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在规范化的考核过程中优化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以有效到达锻炼身体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体育互动的举行,加强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度,以期促进啦啦操运动的开展。
4 结 语
啦啦操作为近年来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有氧运动,除了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拉伸四肢的效果,还具有强身健体、加速脂肪燃烧脂肪等现象,加之啦啦啦操中舞蹈的美感,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啦啦操进行合理编排,对啦啦操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进行逐个考核,根据相关的考核标准,促进学生啦啦操动作的规范化,从而提高啦啦操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