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藻酸盐类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2018-11-26何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1期

【摘要】目的:讨论藻酸盐类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为2组(n=50)。其中,使用创面负压引流技术处理的患者,为负压组;使用藻酸盐类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处理的患者,为结合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各项指标。结果:创面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较差于结合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处理中,藻酸盐类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不仅可强化患者治疗疗效,还可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提高其愈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藻酸盐类敷料;创面负压引流;慢性伤口;愈合率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1-248-02

作者简介:何芳(1979年2月26日-);女;汉族;云南广东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伤口护理工作。

慢性伤口创面往往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例如伤口大小、病因、身体技能等,难以按照时间而决定。特别是在医疗救治中,慢性伤口是相对棘手的疾患,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还会增加其经济负担,且治疗效果也无法满足理想标准。鉴于医疗水平的逐步进展,依据伤口时间执行不同敷料救治,是目前慢性伤口治疗的金方案[1]。对此,抽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为2组(n=50)。即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上限为74岁,下限为22岁,中位数为(54.7±11.6)岁;患病时间上限为159d,下限为64d,中位数为(79.5±10.6)d。即2组患者各数据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年龄≥18岁;伤口1个月内无任何愈合的现象,甚至扩大;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藻酸盐类敷料、创面负压引流术禁忌症患者,全身感染性疾病者、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1.2 方法

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清创,保证坏死肉芽组织可彻底清除,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按照伤口大小、形状制备引流管,且各侧孔均被VSD材料包裹;在患者创面、创腔等部位置入VSD材料,使其在紧密贴合的状态下,对其周围皮肤组织予以清理,使其处于干燥状态;使用半透明膜封闭创面/创腔、引流管,保证负压瓶与引流管间的衔接,且将负压控制在300-450mmHg,依据患者引流液颜色,对其予以敷料更换,常规时间为5-7d[2]。

藻酸盐类敷料:借助一次性硅胶胃管的使用,将其作为引流管,依据患者深口大小、形状在胃管末端处剪出对应小侧孔;清创,待坏死肉芽组织彻底清除时,使用生理盐水地创面予以冲洗,置入硅胶胃管;按照伤口大小,对藻酸盐类敷料规格予以裁剪,地创面/创腔予以填充。覆盖,不可余留死腔、较大血管/神经;将引流管置入敷料内,顺沿创缘方向引出,使用半透明膜对伤口、引流管予以封闭处理;衔接负压吸引系统,将负压调整至300-450mmHg,保证创面、敷料间的贴合性;次引流时间为30min,1日引流4次,持续治疗7d时将敷料打开,鉴别其肉芽组织整张状态,以便评估其是否需要再次治疗[3]。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统计软件为准,计量资料(x±s)组间数据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n/%)组间数据使用x2检验。P<0.05时,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指标

创面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较差于结合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伤口致病机理相对复杂,多和静脉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周围血管性疾病等因素相关,同时还涉及慢性疾病、糖尿病和营养不良、血管及感染等多项问题。负压创面引流技术,是以负压吸引为前提,对细胞膜予以作用,使之在出现扩张、扭曲等状态下,呈现细胞损伤信息且同时传递给细胞核,分泌对应的血管增长因子、愈合生长因子等,以此刺激组织起到血管再生的目的。另外,负压吸引还可对创面分泌物予以吸出,使之在保证创面液体平衡的同时,减轻水肿、减少创面细菌。藻酸盐类敷料是由藻酸盐构成的医用膜,具有较强的吸收性,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4-5]。

本研究中,创面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较差于结合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在慢性伤口处理中,藻酸盐类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不仅可强化患者治疗疗效,还可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提高其愈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海珍,孙淮庆,吴雅秋.藻酸盐类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35):4064-4065.

[2] 陆永攀,刘明,丁亮,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1):121-124.

[3] 陳瑛,任西宁,许凤琴.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技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应用于四肢创面修复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12):91-93,97.

[4] 于丹妮.藻酸盐类敷料在Ⅱ期皮肤压疮中的抗感染作用及不良反应[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9):1144-1147.DOI:10.14053/j.cnki.ppcr.201609023.

[5] 王欣怡,宋俐,王萍, 等.不同类型敷料对手术压疮预防效果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11):96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