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词汇教与学
2018-11-26林文斌
【摘要】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关键。本文将结合理论和自身的一线教学实践,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分别总结和介绍一些英语词汇教法与学法,为教师和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林文斌(1985.4.30-),女,汉族,福州人,福建省南平市剑津中学,全日制大学本科,中学二级。
词汇在语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词汇可构成词组,词组可组成句子,然后构成篇章,而组词造句的过程又产生了句子的规则和语法。关于词汇的重要性,人们已有不少论述。Wilkins(1972:111)指出:“沒有语法,能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Dellar和Hocking(2000)指出,如果你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语法,你的英语不会有太大长进。如果你学会较多的单词与短语,你会有最大的进步。有了语法,你可以说很少一点,但是有了词汇,你几乎可以说任何事情!从专家学者的言论中,我们不难发现,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教词汇。但是,面对大量的词汇,英语教师面临的难题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要教会学生相对无限的词汇与词汇知识,接下来本文将从师生面临的一些基本困难入手,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初中学段的学生英语词汇相比小学而言无论在记忆广度还是深度上的要求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学生在词汇记忆方面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学生面临主要的难题是,记忆英语词汇的方法单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却少的可怜。不仅如此,即便是费劲功夫背下的词汇却不知如何运用,加之遗忘率颇高,词汇记忆的结果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初中学段的英语教学课时紧张,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里,授之于鱼的同时又授之于渔,本文将总结介绍几种高效的词汇学习方法。
二、解决方案
1.自然拼读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词调能为有效的口语与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扎实的语音知识是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在课程标准中,有关拼读的教学要参照相应级别的语音知识目标进行。通过自然拼读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建立起字母与发音之间的直觉音感,利用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把单词拼读出来,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何为自然拼读法?自然拼读法是一种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读写英语。它主要是按照英语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英语词汇的拼读。例如:字母组合th常常发/?/或/θ/,字母C、K字母组合ck、ch在单词中通常发音是 / k /,字母oo常发/u:/ 或/?/,还有很多组合都有固定的发音规律,那么孩子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则,那么学习者就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实现英语词汇的拼读和记忆,省时又省力。
2.联想记忆法。何为联想记忆法(Association memory method)?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当学习者在学习rock时,用谐音法,把和rock一样以ock结尾发音相似的单词编一个小故事(见图1),引导学生使用“联想记忆法”记词汇:有一只cock(公鸡)拿着一个clock(钟),穿着一只sock(袜子),发现天上掉下一块rock(岩石)来巧记单词,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在单词学习中也可以用“谐音法”和“编故事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单词。因此不难看出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单词,不但生动有趣,而且可以极大的扩大词汇量。
3.全身反应法。全身反应罚又称TPR教学法,即“纯体验式语言学习法”,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发明。通过模仿学习母语时大脑对外界声音与画面产生联想,实现记忆的自然身体反应,是一种更容易被学习者接受和掌握的方法。
学习者在学习动词词组时,这个词汇学习方法无论在词汇记忆的深刻程度以及压缩新词汇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时间上,效果显著。比如,在认知完乐器的词汇后,通过TPR巩固新学的乐器词汇,先由老师说词组,学生做相应的动作,随后邀请一位同学上台,做出演奏不同乐器的动作复习、巩固所学词汇,学生的参与度将非常高,课堂气氛也会热烈。
三、总结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方法之外,词汇学习的方法还包括:分类记忆法、构词法、听写法、谐音法等,这些方法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记忆词汇的效率。古代教育先哲提出的“教无定法”告诫教师们,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面对每一个鲜活的学习者时,教师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因地适宜的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并且将方法教授给学生,最终做到“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马广惠.英语词汇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