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三进入”难题找准着力点

2018-11-26杨瑞茹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理论

摘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是院校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务。如何破解“三进入”难题,需要找准着力点,即理论教学的感染力、情境教学的说服力、网络教学的渗透力实践课堂的转化力。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全党、全军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我军唯一的政治院校,我们牢牢把握军中党校的职能定位,发挥学科、人才和传播的特有优势,努力探索育人新模式,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工作。

一、牢牢把握第一课堂教学主阵地,增强理论教学的感染力。

多年来,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实践表明,第一课堂是党的创新理论教学的立足点,是“三进入”的重点。一是健全教学体系,强化系统灌输。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积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分领域研发“习主席政治建军思想”“习主席依法治军思想”“习主席反腐倡廉思想”等特色课程,形成有总有分、统分结合的专业化定制化课程体系。二是动态跟进研究,注重及时灌输。依托图书馆和相关专业系成立资料中心,每逢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就会组织专人立即收集原文、梳理观点,以教学参考资料形式印发全院。依托校园网建立开放的资料信息库,第一时间策划推出相关专题,跟进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信息。依托学院政治理论学科群,深化理论研究,在报刊发表理论宣传文章,形成理论研究的强大势能。三是紧跟热点难点,抓好深度灌输。发挥专业优势,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合理设置选修课,引导学员从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维度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介绍学科前沿、促进教学科研成果深化转化为主要内容,精心打造“强军论坛”平台,及时回应时政热点和理论难点,进一步开拓学员的学术视野,形成课堂教学与系列选修课、“强军论坛”一体两翼、同向发力态势。

二、深入挖掘各地红色资源,增强情境教学的说服力

注重发挥现地教学的深化作用,结合学院实际规划3大系列主题、30多条线路的现地教学图谱,让学员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铸牢信仰信念。一是用好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的独特优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系统设计“在回顾建党历史中笃定初心”“在重温入党誓词中坚定信仰”“在牢记领袖嘱托中矢志奋斗”等教学环节,深化党性宗旨、光荣传统的认识把握。二是发挥好学院多地办学的资源优势,开展“寻根红色源泉、铸牢军魂信念”系列主题现地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延安、金寨、古田、井冈山等地的红色资源,形成了以授衔宣誓、组织系列参观、听取革命传统报告、野外军事训练、座谈讨论交流多维交织的现地教学模式。三是用好改革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开展“在感受伟大成就中砥砺奋进”主题现地教学活动。用好上海、南京、西安等城市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开放办学条件充足等优势,把课堂搬到城镇社区、企业厂矿和田间地头,进一步增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新媒介,增强网络教学的渗透力

紧跟信息时代发展和官兵接受习惯,坚持把过好网络关、开展网上教学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大现实课题,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学覆盖面和渗透力。一是注重文字与数字互通。加强大数据建设,打通数据集成和共享利用途径,及时更新充实数字图书馆、學科网站,建设开发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文献信息数据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献信息数据库”“习近平强军思想文献信息数据库”,有效形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工作的海量信息支撑。二是注重微课与大课互补。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工网等现代教育新媒介,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两微一端”。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慕课、微课,组织优秀慕课、微课课程制作评比,并将优质课程在军网投入使用,更好服务广大官兵。三是注重网上与网下互动。研发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系统,依托网络课程开展在线答疑和互动交流,探索建立全方位、全时段、立体式的“三进入”传播体系。

四、努力打造实践平台,增强实践课堂的转化力

坚持把理论武装与实践锤炼结合起来,着力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追求卓越、精武成才的优秀素质和强大动力,外化为履行使命、献身国防的过硬本领和自觉行动。一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贯通起来。在学员中广泛开展“涌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组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征文,举办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主题汇报演出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持续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理论向实践、知识向能力转化。二是将院内“三进入”与院外“三进入”对接起来。精心策划组织“教授送课进军营、学员宣讲进社区、网络答疑进连队”活动,发挥好院外“三进入”对院内“三进入”的促进作用,着力提高学员思想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全方位锤炼党的创新理论模范践行者和过硬传播者。三是将理论武装与胜战能力锻造结合起来。牢固确立围绕备战打仗办学育人鲜明导向,把砥砺意志品质、锤炼作风能力作为“三进入”的实践要求,按照“学讲研练考”五步法要求,深入推进模拟演练合成营,让学员在贴近实际、贴近实战的背景环境中,瞄准岗位需求炼能力,体验实战压力炼心理,经历环境考验炼作风。

总之,“三进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推动,也需要广大教员的共同努力与热情参与;既需要突出重点抓住基本环节,也需要不断延伸和拓展新的着力点;既需要有各环节的基本分工,也需要有各要素的密切配合,为培养联合作战优秀政工指挥员打下坚实思想政治基础。

作者简介:杨瑞茹(1970.12)女,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副主任,教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