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扬琴伴奏与川剧弹戏
2018-11-26梁燕
一、弹戏——概论
川剧弹戏来源于梆子戏——秦腔,与四川地方语言结合后经历代艺人不断加工而发展成为别具一格的川梆子,成为川剧声腔的一个类别。
川剧弹戏从曲调上分甜皮和苦皮两大类。甜皮给人以喜庆、欢快、明朗之感;而苦皮却充满高昂、悲壮、愤懑、压抑的情调。
从调式结构上看,甜皮和苦皮均以徵调式作为基本调式。在传统行腔和传统伴奏中,甜皮不用该调式的七级音4,而苦皮却不用它的六级音3。这是传统行腔和传统伴奏中的两大原则。在极其个别的情况下,为了唱词声韵的需要,为了吐词清楚,可能在某一段腔的某一小节的弱拍或弱拍的弱部中,甜皮出现七级音4,苦皮出现了六级音3。此情况只能作为经过性,或辅助性的音。因为那是极个别的偶然现象,由于其时值短,又在弱拍上,所以对甜苦皮各自的调式结构毫无影响,如:《拷红》中红娘苦皮唱段中的一句:
又如:《反徐州》中徐达唱甜皮一字中的一句:
综上所述,传统的甜苦皮在调式结构上都属于六声徵调式,其结构如:
甜皮:5 6 7 1 2 3
苦皮:5 6 7 1 2 4
从上可以看出甜、苦皮在调式结构上只有一音之别,而正是这一音之别形成了它们各自在进行中的不同的调式转换和调式交替的方式(详见后面过门一节),从而便形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情趣、不同的色彩。因此,艺人们常说:“甜皮避凡(4),苦皮避工(3)。”其理便在于此。
从板式上说,甜、苦皮均是一致的,均分为:
①一字:(4/4拍子)一板三眼。
②二流:唱腔自由节奏,伴奏用一固定旋律托腔(以1/4拍子进行,艺人称有板无眼——即无重拍)。
③夺子:分快、慢两种。快的均为1/4拍子(艺人称有板无眼),慢的为2/4拍子(一板一眼),唱和伴基本一致。
④三板:自由节奏。
⑤倒板:自由节奏,结构短小,一般只唱一句。用在其他板式之前,作为引子使用,常在内场开唱,所以又叫放帽子。
川剧艺人把每小节的第一拍称为板,其余均成为眼,在一字板式中,为了划分强弱关系把每小节各拍作如下稱呼:
板 头眼 中眼 么眼
(小节第一拍)(小节第二拍)(小节第三拍)(小节第四拍)
强 弱 次强 弱
以上五种板式(从节奏型来说实际上只有四种),前四种均可作为独立的结构形式,单独地完成一个或数个唱段,也可相互转换,共同完成一个或数个唱段。唯有第五种——倒板,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结构,只能依附前四种结构形式之一才能成立。
二、扬琴在弹戏中的伴奏
扬琴在川剧伴奏中的作用有三:
①装饰美化了主奏乐器——蓋板的音色、增加了它音色的亮度、清晰度、音质的厚度和纯净程度。
②扬琴是主奏乐器,是其他各乐器间音色组合的桥梁和粘合剂。它使全乐队中各个乐器的不同音色有机地融为一体。
③丰富了乐队音响,增加了乐队色彩。
要使扬琴在乐队中起到以上三个作用,演奏者必须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
①掌握和琴师同等的伴奏知识,熟悉各种唱腔、掌握行腔规律和各种类型的过门规格,熟悉锣鼓和鼓师的各种眼法。
②对本乐器有良好的演奏基础,掌握本乐器的各种演奏技法并能灵活运用,使之充分发挥其本乐器之性能。
扬琴在弹戏中的常用技法有:
1.连打
2.衬音
3.连打衬音
4.坐音
5.加花坐音
6.八度和音
7.其他音程的和音
8.反向进行的和音
9.定数连弹
10.不定数连弹
11.节奏伴奏
12.在较慢速度时的和音
13.琶音
(一)在甜皮中,旋律进行常进入它本身调式的下属宫调。有时下属宫调占主导地位(参见谱例中头子部分),所以原徵调式的三级音“7”实际上已成为下属宫调的导音,故而唱腔的任何一句,从来无结束于“7”音者。因此在它的六声结构中,各句的结束音,只能是其余无音中的任何一音,所以它的过门之旋律也只有五种样式(即中心音为1、2、3、5、6)。
(二)在苦皮一字中,和甜皮一样。旋律常在原徵调式中,去掉了三度音的下属宫调上进行(“避工”),并以清角为宫的方法,转入该调式(下属宫)的下属宫调(即重下属宫调),形成了双重下属关系。同时也常常离调或转调到重下属宫调的平行小调(实际上也是属音上建立起来的小调)。以上各调式可用主音间的音程关系标明之。
徵调式 下属宫 重下属宫 平行小调
(基 调)(唱名不变)(唱名不变)(唱名不变)
5 1 4 2
旋律中通过4、2两音的出现,并逐步加以强调,使曲调很自然而流畅地转到下属宫调的平行小调去了,同时又利用变宫(7)音的出现来加强徵调式的概念,形成调式对比,并通过它而回到徵调式来。因为变宫音是徵调式及其下属宫调所特有的自然音。如果将上例曲调移成重下属宫调及其平行小调的唱名(即4作1,或2作6)。
扬琴演奏技巧使用于川剧音乐的伴奏中,虽然历史极短,但扬琴的高配合性、高融合性,使其发展成为川剧软场面(弦乐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川剧弹戏历史悠久,将扬琴加入弹戏伴奏无疑是锦上添花。扬琴的加入使弹戏中各乐器音色更加统一,音响更加丰富。
作者简介:梁燕(1970.01.10)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成都,研究方向:川剧、非遗文化、扬琴、音乐、打击乐,单位:成都市川剧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