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永不退场的主角

2018-11-26叶小红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成人经验环境

叶小红

如果把幼儿教育比作一幕儿童剧,儿童无疑是其中的主角,舞台、灯光和道具的安排,角色关系的处理和故事情节的展开,都应该围绕儿童来设计。这就是一百多年前杜威提出的“教育的各种措施都应该围绕着儿童旋转”的教育理想。

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幼儿教育真的以儿童为出发点了吗?儿童真的站在课程的中央了吗?令人遗憾的是,答案依然不能令人满意。虽然编剧、导演、舞美也很希望把儿童真实的生活、兒童的情感与想法融入剧本,但他们毕竟已是“长大了的儿童”,无法像真正的儿童那样思考、表达和行动。于是,当戏剧开演时,成人还是主角,他们站在舞台的中央,却把儿童挤到了一边。在那些按照“成人的儿童视角”创设的环境中,在成人设想的“为了每个儿童发展”的课程与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以儿童的名义”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却依然少有儿童的参与,甚至听不到儿童的声音。这样的环境、课程和教学虽然蕴含着教育意图,但不一定能与儿童当下的经验、兴趣和问题建立联系。显然,仅仅以“成人的儿童视角”去研究幼儿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要尽可能地走近儿童,去了解儿童真实的想法和愿望,同时在一定层面上赋予儿童参与课程建设的权利,因为儿童才是幼儿教育的主角。

只要观察和倾听,儿童会告诉你什么是他们需要的环境。杜威曾告诉我们,“一种经验往往是个人和当时形成他的环境之间发生作用的产物……环境就是那些同个人的需要、愿望、目的和能力发生交互作用,以创造经验的种种情况”。显然,他反对由成人单方面刻意设计出来的环境。适宜的教育要引发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而要实现这一点,环境就必须与儿童的需要、愿望、目的和能力发生联系。为儿童设计环境就是一个研究儿童学习的过程。它应该始于对活动中儿童的观察,在与儿童对话和协商中读懂儿童的需求和愿望,在给予儿童支持中引发儿童有意义的探究和学习。比如,一所有大片塑胶场地的幼儿园希望通过改造户外环境给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户外学习机会,他们改变了惯常的由设计师和教师来决定改造方案的做法,而是让教师观察孩子们户外游戏时的行为,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同时还带孩子们参观别的幼儿园并在其中玩耍。回到自己的幼儿园后,让孩子们一起讨论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希望户外场地中增加什么和改变什么,最终这些想法在设计师的帮助下实现了。改造后的环境虽然不太“现代”和“新潮”,但孩子们乐在其中,每天都有许多有意义的学习发生。可见,儿童才是幼儿园环境的真正设计者,我们应让他们参与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

只要观察和倾听,儿童会告诉你什么是他们喜欢的课程。课程是教师与儿童共同经历的学习之旅。课程是为儿童准备的经验,它应该具有连续性,它既是对儿童已有经验的总结、深化或拓展,又是儿童获得未来经验的基础。因此,知识不是幼儿园课程的出发点,也不是归宿,儿童的生活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才是课程的源泉。比如,因为与家长一起观看了家门口举办的马拉松比赛,孩子们也想在幼儿园举办小小马拉松比赛。在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参与到人员分工、场地规划、比赛规则制定、运动员服装及奖杯制作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中,并让比赛顺利进行了。对儿童而言,策划和参与幼儿园的马拉松比赛充满了挑战,也蕴含着大量的学习机会,使儿童的经验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就是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者,儿童的兴趣、经验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推动着课程的发展。

只要观察和倾听,儿童会告诉你什么是他们需要的教学。维果斯基曾教导我们,学龄前儿童的教学是一种自发—反应型教学,教学对儿童来说开始变为可能,但其必须属于儿童自己的需要才可以被儿童所接受。幼儿园的教学不是把成人认为的重要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要在教师观察儿童行为的基础之上,在儿童遇到困境之时,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里,给予知识、经验、方法乃至情感上的帮助。真正有价值的教学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是建立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的有效师幼互动,以及在每个儿童最近发展区里的鹰架。对于儿童而言,这种支持有时只是默默的陪伴,有时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有时则需要手把手地指导……幼儿园的教学不只是为儿童的明天做准备的预备型教学,更应该是一种基于儿童当下的问题,为了发现和解决对儿童而言有意义的、值得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及时性教学。比如,一位细心的教师通过观察中班美工区中幼儿的行为,发现孩子们总是花很长时间寻找材料和工具,且活动结束后不知道把工具和未用完的材料归位。于是,教师设计了如何整理美工区的集体教学活动,从回忆参观超市的活动开始,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为什么超市里的商品种类那么多,人们仍能很快找到自己要购买的商品,从而梳理出如何让物品有序摆放的经验,并引导孩子们利用透明整理箱和自己设计的标记,学习区域活动材料的整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儿童的问题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儿童参与了教学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是儿童与教师共有的学习社区,应该赋予儿童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每个儿童培养成舞台上独特的、个性鲜明的角色。我们要避免以自以为是的标准去塑造儿童,应在尊重、理解儿童想法的基础上,为儿童的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每个儿童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人希望的样子。

猜你喜欢

成人经验环境
养大成人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神奇的太阳
相关经验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