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促进作用分析
2018-11-26唐树银郝露露
唐树银,郝露露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62)
胃癌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属于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临床中治疗胃癌的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的疗效虽好,但是术后恢复较慢[1]。若要使患者早日康复,则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围术期护理手段,本研究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63±5.22)岁;平均病程(6.21±2.11)年。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21±5.34)岁;平均病程(6.30±2.2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及准备,术中配合手术治疗,术后预防并发症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第一,疼痛护理。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进展,术前,护士对患者进行宣教,告诉患者如何正确处理疼痛以及止痛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2]。术后,采用NRS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当评分不低于3分时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当评分小于3分时给予热敷、冷敷等物理止痛法。第二,功能锻炼。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离床活动,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包括床上抬臀运动、踢腿运动,床边坐起训练等。活动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如果出现不适则立即停止活动。第三,肠道功能锻炼。护士在患者麻醉清醒后1h内指导患者进行咀嚼口香糖练习,10-15min/次,每天的早晚各一次,促进唾液分泌,刺激胃肠蠕动。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6-12h之后,给患者喂服适量的温开水从而湿润口腔,每隔30min喂水一次,若未出现腹胀、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则术后第一天可给患者饮水500mL左右,术后第二个24h可可给予患者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鱼汤等,等到胃肠功能恢复正常之后恢复普食[3]。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发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时间、首次离床活动量,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13.0统计软件包。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恢复指标
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指标比较情况(±s,d)
表1 术后恢复指标比较情况(±s,d)
组别 例数 发热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8 2.50±0.57 2.77±0.62 3.61±0.73 10.50±1.22对照组 48 3.77±0.80 4.41±0.74 5.20±1.13 15.31±1.75 t值 - 8.957 11.770 8.189 15.621 P - <0.05 <0.05 <0.05 <0.05
2.2 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情况
观察组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离床活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指标比较情况(±s)
表2 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指标比较情况(±s)
组别 例数 首次离床活动时间(h) 首次离床活动量(m)观察组 48 15.61±1.52 84.14±5.78对照组 48 20.52±2.16 58.87±5.63 t值 - 12.880 21.698 P - <0.05 <0.05
3 讨 论
胃癌手术是一种创伤大的手术,术后易发生感染、胃肠道反应、肠梗阻等并发症[4]。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技术,其工作的中心和主旨即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患者的康复期时长。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患者其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早期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后首次离床活动量明显更大。表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本研究中,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分为三点,即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和肠道功能锻炼。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摆脱病痛的折磨,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行动能力,并促使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综上,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