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的人文关怀
2018-11-26罗美娟李群欢高少芬
罗美娟,李群欢,高少芬*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一种新型技术,在内镜下可切除消化道较小的无蒂浅表性病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高质量的护理配合仍必不可少,特别是围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人文关怀是近年来提倡的人性化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1]。本研究分析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胃镜中心治疗的100例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4±14.2)岁;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7±15.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诊断标准,经胃镜检查确诊,均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病情护理和症状观察,指导饮食注意事项。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①术前:患者术前面对各项检查及手术创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对患者的心情表示理解,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告知患者护理人员会全程陪同手术,有任何问题都可及时告知,获得患者的信赖,增强患者的安全感[2]。②术中:护理人员熟练配合医生的各项操作,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保持呼吸平顺,避免操作时发生呛咳;进境时注意动作轻柔,严禁盲目推镜,避免损伤消化道黏膜,注意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③术后:术后卧床24h,术后1周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严禁用力排便;给予止血、补液、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2d后逐步恢复饮食,以少量清淡温凉流质食物开始,逐步过渡到易消化的半流质-软质-普食,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严密监护有无出血、穿孔发生,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3]。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术后进食时;统计两组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率(%)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及进食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进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
表1 两组术后疼痛及进食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疼痛及进食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VAS疼痛评分(分) 术后进食时间(d)观察组 50 1.4±0.5 3.1±0.4*对照组 50 3.6±0.8 4.7±0.5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新型治疗方法,避免了常规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医疗费用高的缺点。内镜黏膜切除术不仅能对消化道黏膜病变进行诊断和病变浸润深度评价,还能有效切除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癌肿等。但围术期的护理配合,落实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提升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够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4]。人文关怀护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要求更高,需要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给予真诚关怀和照护,不仅提供基础病情的护理,还给予精神、文化、情感的服务,尽量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提升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降低手术风险,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有力的保证了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进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确切,手术切除率高,穿孔发生率低,护理满意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