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8-11-26张玲敏周红萍
陈 芳,张玲敏,周红萍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恶性胸腔积液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的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中多采取胸腔穿刺术进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在采取胸腔穿刺术进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予以优质的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1]。本文旨在探索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 0)。研究组男2 0例,女1 0例,平均年龄(48.97±10.08)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8.53±10.20)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对比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行胸腔穿刺术治疗,行穿刺过程时,需严格依据无菌措施,术后予以针对性的对症、抗感染措施[2],当胸水引流量≤100ml,对于胸部进行B超或胸片复查,并经胸腔闭式引流管将药物进行注入,对于胸水生成予以抑制,可对患者的气短、胸闷等症状予以缓解。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生命体征,穿刺护理等。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并发症相关护理:1-1)在术前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可提高其配合度,予以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可降低胸膜反应发生概率,并准备肾上腺素、输液器及血压计可预防胸膜反应的发生概率;1-2)穿刺点感染预防:严格依据无菌原则,对穿刺点周围皮肤的红肿情况进行观察,当皮肤体温升高时,需更换敷贴,每2至3天进行一次更换,每天更换引流袋,可避免其倒流[3]。
2)护理观察:观察引流管及引流液体的状态,每日采取生理盐水进行冲管措施,可避免冲管现象发生[4],对于引流管的打折、受压及脱出等情况进行观察,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等。
3)胸腔注射药物后护理:在胸腔注射药物的前后,需对引流管的位置进行检查,保证引流管在胸腔内,注射药物后可采取肝素帽进行封管措施,叮嘱患者每5分钟对体位进行一次更变,连续时间≥30min,注射药物后72小时将引流管开放,若化疗药物渗入皮下,可采取局部冰敷并予以封闭治疗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 果
研究组舒适度评分为(91.52±8.9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25±8.1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
表1:2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 论
恶性胸腔积液为呼吸内科常见的并发症,如不予以及时的治疗,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生命安全,常规的胸腔引流术需予以反复的穿刺进行引流,徒增了患者接受引流术治疗的痛苦,且增大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良式引流术具有创伤小且并发症少等优势,且可降低感染率,缓解患者痛楚,但基于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舒适度评分为(91.52±8.9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25±8.11)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舒适度,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术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且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予以舒适的体位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以此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于促进机体康复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总而言之,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行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