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探析

2018-11-26曹亚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舞台剧武术国际化

曹亚茹

1 前言

武术作为中国体育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无论是从民国初期的“精武体育会”组织的传向海外还是到现代国际各种武术赛事的举办,无论是从传统体育到现代体育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都展示出了武术不断走向世界。它在传播这项运动的同时也传播着中国传统特有的文化。武术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将武术推向国际也是武术人乃至国人的梦想。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要根据现存的问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传播的同时,把握其正确的方向,不断寻找适合可行的传播途径。

2 武术的发展现状

各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日本的摔跤,韩国的跆拳道。当然,在我国,56个不同的民族也有独具特色的体育项目,如:苗族的划龙舟、打手键,朝鲜族的跳板,壮族的投绣球等。而武术则是中国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但是,首先从国内看,无论是学生、青年还是中老年人的活动方式都是以跑步、游泳、打篮球、打羽毛球等活动为主,只有较少的老年人以武术、太极拳活动为主,这就造成了传统武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现象。从国际发展看,由传统武术发展到现代武术再到竞技武术,以及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强调体育全球化是多元化而不是单一化,但不可否认仍然是西方体育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了武术逐渐发展为西方型的竞技武术,服从于西方竞技体育模式,这就导致了过分强调竞技性,重视“外在”,而武术内在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神韵则被取而代之,逐渐消失。

3 对武术在国际化传播中现有传播途径的探析

伴随经济全球化及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加明显。武术在这种客观因素的推动下以及自身与传统文化方向保持一致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下,在不断的朝着国际化发展、传播。中国武术近年来的国际传播主要利用了艺术表演、电影传媒、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为形式的国际间交流3种途径。这三种途径使武术不断接受时代的洗礼,不断融入世界,走向国际。虽然,目前依旧没有找到武术国际传播中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关于武术国际化传播途径的探索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3.1 以武术表演为形式的国际交流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武术以精彩绝伦的表演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在此期间将武术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提议并没有通过,但让很多人记忆犹新,这一举措同样产生了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对于武术作为表演节目还要追溯到1936年,中国武术代表团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武术代表团的表演轰动了整个奥林匹克,整个过程掌声不断,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称赞。当年,不仅轰动了整个奥林匹克,而且在柏林的多次表演,也受到了欢迎和追捧。这次表演对武术在海外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成为武术有组织走向世界的范例。无论是在赛事的开闭幕式上还是在其他艺术表演中,武术不断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3.2 电影传媒的强力支持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电影也随之诞生,因其具有促进文化传播的特性,对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随着电影的诞生,也产生了一批又一批

优秀的影视功夫巨星。从李小龙到成龙再到李连杰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影视功夫巨星在武术的传播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李小龙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的武术带进了国际影坛,掀起了世界武术的第一热浪,成龙、李连杰在电影中以扎实的武术功底和精彩的表演,也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武术热潮,特别是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的成功上映,世界人民对以武术为题材的电影不断接纳,此类型电影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人。因此,我们可以继续通过电影这种现代化媒体对武术进行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挖掘具有潜力的武术影视明星,拍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并将其推向国际。

3.3 政府的强有力支持

武术作为一项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开始,在内外部环境的驱使下,武术逐渐开始走向国际。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会议上,“要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推广,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的武术发展方针确立到1985年8月26日“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机构的成立再到1988年在深圳和杭州成功举办的中国国际武术再到武术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体育项目。政府通过多种政策的扶持,不断扩大武术的声誉和影响,为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增添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4 对武术在国际化中未来传播新途径的探析

随着武术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武术发展也获得了良好的结果,无论从以生存需要为目的还是到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或是以修身养性、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武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国内看,武术得以发展的重要一点在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高度一致和协调。从国际上看,武术不断跟随时代脚步,满足人们的需要。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中现有的途径只是一个开始,要使武术得以真正的发展和传播,还需继续探索新的突破口。

4.1 留学生体育教育中武术的渗透

现如今,随着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对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也是一个契机,一个不可或缺的新途径。在武术教学中,首先向学生宣传学习武术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坚持土洋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课程内容的实际功用,既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也可以加深对武术精神以及内涵的理解。在师资队伍上,不断优化教师教学水平,充分利用这种人文教育功能显著的内容,实现留学生体育教育中传统武术的广泛渗透。

4.2 加强电视节目对武术赛事的转播

在网络媒体盛行的今天,电视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在现代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中,电视媒体的应用除了制作一些电视节目外,其他方面的应用少之又少。关于电视节目的转播,无论是体育频道还是其他频道对武术赛事的转播很少,更多的是对篮、排、足、田径等赛事的转播。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对于武术的重视还不够。目前现代人通过观赏体育赛事可得到身心放松,观赏比赛已经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流行方式。因此,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发展,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对武术赛事进行转播也是对武术进行国际化传播的一种可行的方式。

4.3 功夫舞台剧崭露头角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体育必将走向艺术体育,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由追求人体上的满足逐渐转变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于同一事物,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它就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武术艺术功能的呈现,离不开人的审美态度。”[1]因此,人们参与武术活动不仅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可以不断对它产生更高的审美追求,从而促使了武术传播新形式——功夫舞台剧的出现。《风中少林》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以少林为题材的舞台剧,是第一部将舞蹈和武术融为一体的舞台剧”。[2]它的成功推出以及在世界各国的演出,备受关注,也赢得了广泛好评。后来,又相继推出了《武颂》《少林武魂》等功夫舞台剧,这种以武术为基本元素结合舞台剧的艺术表演,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以更加美的形式,更加艺术化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通过功夫舞台剧,将武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也是未来武术发展的新趋势。

5 小结

中国文化在海外有“五张脸”:针灸、戏剧、功夫、孔子、酒。众多的外国人想到中国时,总会联想到这些“脸”,它们成了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3]武术文化作为其中的一张“脸”,要想不断的发展,以及在更广范围的传播,除了武术节目的演出,电视媒体、政府的强力支持,武术发展战略的实行,还需要吐故纳新,不断创新,坚持武术发展中的变与不变,精神和内容是不变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变动不居的,寻找新的传播途径。因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途径的共同努力,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将更多的文化内涵赋予在武术中,并且在保留传统精神内涵的前提下,跟随世界的脚步,不断创新。这样,武术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化传播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背靠传统,立足当前,放眼未来,这是我们对待武术的传播应该坚持的基本立场。

猜你喜欢

舞台剧武术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大型黄梅杂技舞台剧《七夕情缘》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舞台剧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舞台剧
舞台剧改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