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竞赛表演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体系研究*

2018-11-26李佐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赛事广州市

李 琛,李佐惠

(1.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2.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 新时代体育竞赛表演业对都市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首次发布的《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试行)》把体育竞赛表演业列为体育产业的本体产业与核心层门类,充分肯定了体育竞赛表演业在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引领地位,2015年9月28日, 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了《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该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制定并颁布实施,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作为上述分类的十一个大类之一,排在体育管理活动之后,进一步显示出其本体产业的引领地位。上述两个阶段研制和发布的两大体育产业国家层面的行业统计文本,从根本上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统计、对比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南和理论依据。从产业发展理论和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现代化大都市的品牌体育赛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产业资源协调能力,可以最大限度聚集体育产业尤其是体育服务业的要素资源,共同围绕赛事这个重要社会事件开展资源整合与协作互动,从而刺激和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和宏观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与区域开发开放,成为区域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

1.2 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核心价值

近年来,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国务院2014年46号文件的发布实施和以《中国足球改革方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层面促进运动项目和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政策文件的落地实施,体育竞赛表演业在区域大都市发展的动能再次显著提速,在行业火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地方体育行政主管机关,还是具体的体育赛事主办单位和承办主体,都日益认识到竞赛表演业核心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对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价值,具体表现在:

第一,市场号召力。都市竞赛表演市场的突出特点是竞争日益激烈,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谁能提供优质的赛事内容和关联价值,谁就能笑傲体育市场,成为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优胜者。

第二,行业影响力。都市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都依赖高效的业内资源整合,包括但不限于场地设施资源、政府公关资源、媒体广告资源、后勤保障资源等等。

第三,工作执行力。随着“互联网+体育”和“体育+互联网”趋势的普及深化,品牌与影响力越大的赛事,其社会关注度和传播速度越高越快,对赛事运营和执行团队的执行力要求也就越高,一只优秀的人力资源队伍和完善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至关重要。

2 文献回顾与简评

2.1 研究目的与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以广州为代表的当代中国都市体育竞赛表演业聚集发展的动态进展,探讨体育竞赛表演业所需要的核心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分析团队建设和动态平衡对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价值和推进体育竞赛表演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进而,对当前都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理论建议,结合美国都市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现实案例及其最新进展,探究我国都市体育竞赛表演业人力资源体系建构与优化的具体实施路径,为新时代体育赛事表演业和现代体育服务业的蓬勃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以体育赛事活动为服务内容、以获取包括门票收入、广告与赞助收益、媒体转播权益和衍生品市场回报等为核心目标的现代体育服务产业门类,结合2015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职业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仅包括商业化、市场化的职业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宣传、训练,以及职业俱乐部和运动员展示、交流等活动;

第二,非职业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仅包括公益性质的非职业或业余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宣传、训练、展示、交流等活动。

相对而言,上述分类标准采取了较为狭义的分类方法,主要考虑的是与体育产业的其它门类有明确区分,便于体育产业统计调查与核算使用,具有权威性,本研究所涉及的都市体育竞赛表演业也以上述分类为调查分析的基础范畴。

2.3 国内外研究概览及简评

有关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及其政策的研究,近年来渐成热点,研究者多采用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式,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角度对体育竞赛表演业开展多维综合研究,辅以经济学、管理学和体育产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现实案例开展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国内研究者如刘清早(2013)[1]、王庆伟等(2014)[1]、丛湖平和罗建英(2011)[3]、鲍明晓(2012)[4]、黄海燕(2012)[5]、郑志强(2014)[6]对全国和区域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和政策演进做了研究和梳理,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系列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进展,对本研究领域构成较好的支撑。但从近年来我国都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具体研究情况和成果看,相关研究内容偏重政策性和学理性,与区域体育产业规划和策划的关联较多,但与实际的市场进度和赛事运营管理流程脱节较为明显,涉及到体育赛事表演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少,尚未上升到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建构与优化的高度。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博硕学位论文、区域体育发展规划文件、体育产业蓝皮书等文献类型之中,高水平学术论文并不多见,特别是随着国务院发文进一步放开赛事审批权之后,都市体育竞赛表演业迎来井喷态势,但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与现行交通管理、物流管理、安全管理等相悖的情形,阻碍了相关赛事的顺畅、合规举办,都市赛事的运营管理风险已然显现,这就对相关研究的深入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国是全球公认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强国,其整体的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家GDP的7%左右,这其中,纯粹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产值接近体育休闲娱乐业产值的30%[7],即体育竞赛表演业产值占美国国家年度GDP的2%强,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8]。近年来,以美国为主体的四大职业联赛市场风起云涌,美职篮、职业棒球、职业冰球和职业橄榄球联赛的市场价值日益高涨,在美国的最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往往都拥有1支以上的顶级职业联盟球队,为区域社会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都市体育竞赛表演业中,赛事的四大收入来源是版权、票房、赞助和衍生品开发[9],以北美橄榄球、NBA的市场运营开发为代表,赛事的火爆和球队的号召力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赛事关联消费,如服装、餐饮、旅游等,这实际上是区别于体育本身市场价值的产业价值增长的第二个增长点。尤其是伴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优质的职业体育IP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市场、攫取价值[10]。创造独一无二的自主赛事IP并协同一切资源保障赛事的持续成功运作,成为美国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的重要经验。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非农就业人口指数(ADP)的动态数据,近年来,美国非农就业人口的变动日益剧烈,大量愿意而且能够工作的劳动者纷纷投身体育休闲娱乐相关产业[11],其中相当高比例的就业者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习经历和文凭,这表明美国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的人力资源吸引力十分强劲。以NBA为例,整个职业篮球联盟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体系建设已经十分成熟完备,包括了选秀制度、培训机制、薪酬管理制度、转会制度、数据化管理及竞争排序激励机制、俱乐部管理者和教练团队激励制度、后勤保障队伍管理制度等系列内容[12]。其中,突出人力资源冗余配置和核心人力资源保障机制,这成为NBA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领先全球的重要环节。

3 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3.1 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进展概况

广州市作为珠三角最大城市和中国南方中心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市场呈现出起步早、起点较高、发展较快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时间,广州市累计举办各类国际级体育赛事(含单项赛事和大型综合性赛事)430余场次,国家级赛事1300多场次,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技术人员合计超过50万人次,进场观众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体育产业增加值近千亿元。在这种强劲的行业发展形势下,2005年6月2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第12届7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并于2005年7月31日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发布,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此后,根据2015年01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15号作出了第一次修订。与此几乎同时,从2009年开始,广州市体育局和广州市统计局联合成立了“广州市体育产业统计课题组”,开展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市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345.72亿元(当年价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91%。根据全国其他城市的数据对比,广州市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比居于全国领先的地位。这份报告显示,从广州市基本单位年报数据来看,2015年全市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2.51万个,全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11.74万人,全市体育产业规模为1646.80亿元,其中体育竞赛表演业在增加值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均排名首位,体现出很强的主导地位。2015年12月21日,市政府第14届19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该规划前瞻、系统、务实地布局了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功能区,将成为指导我市体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再次明确了都市竞赛表演业是广州体育产业功能布局的重点细分产业和核心领域。2016年7月28日,广州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集成体育产业资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金融服务四位一体,从体育信息公开、资本集聚、资源整合等多角度,直接服务于体育行业企业、体育赛事,以及各类体育产业资源。2016年11月28日,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简称《意见》,下同),明确广州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左右,成为全市新兴支柱产业。《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广州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总产值比重增至50%,一批大型体育企业集团成为体育市场主力并有数家上市。《意见》还提出“一带一网,三大片区”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15个市级、66个区级体育产业功能区。所谓“一带”指珠江—流溪河水上运动产业带,重点发展水上健身休闲运动,体现广州体育产业的“水”特色。“一网”指绿道运动网,范围为全市域的绿道网,重点发展绿道健身休闲活动,体现广州体育产业的“绿”特色。“三大片区”分别是中部现代体育服务产业片区、北部生态休闲体育产业片区、南部滨海高端运动产业片区。在上述规划和政策文本中,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软硬件建设与配套政策及资源再次被摆在核心位置予以反复强化。

3.2 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人力资源问题分析

根据研究者开展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在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对核心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成为焦点问题,无论是职业体育中的广州恒大淘宝足球队、广州富力足球队,还是非职业体育领域的徒步登山、舞龙舞狮、快乐体操等民间项目团队,都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体系构建上存在着各种问题。我们共走访了广州市职业体育俱乐部6家,民间非职业体育团队(社团、俱乐部、球队等)15家,现场观摩赛事近60场次,涉及多个不同的体育竞赛表演项目和类型,走访一线职业体育管理人员、运动员和教练员等近90人次,其中专家访谈13次,最后形成了调研报告21份,调研总报告1份。调查走访中,对集中反馈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人类资源管理问题做了总结和梳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少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背景高端管理人才。传统的竞赛表演业运营管理人员大多来自体制内单位,特别是体育局下属处室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场、体育馆和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随着近年来体育市场化和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量体育赛事运营管理人员来自项目协会及与上述体制内单位和协会有密切关联的社会主体(包括俱乐部、公司、学校等),人员主要来自退休的体育部门人员、退役运动员和民间体育骨干,这些人员的主要特点是热爱体育、懂规则、守秩序,但其存在着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相对欠缺的重大软肋,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另外一批有志于体育行业和竞赛表演业市场的跨界人士也纷纷踏足体育竞赛表演业市场,但他们大多存在着融入度和专业度相对不高的问题。我们调研的近10家赛事组织管理单位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提到管理人才匮乏的难题,寄希望于高校和其他培训机构能起到培养输送人才的作用,但具体对接渠道尚不明确。

第二,缺少匹配度高、科学规范有效的俱乐部(团队)管理制度和手段。当前,我国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很快,广州市社会体育组织的数量和层次也在快速提升,研究者申请调阅了全市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材料,以体育为主要业务内容的组织多达1700多家,其中近600家明确以体育赛事为主营业务板块;同时,在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领证的体育类公司近2000家,其中近90%都在主营业务里列举了赛事运营管理相关内容字样。可见,当前,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机构发展速度很快,但我们调研的12家体育类公司大多表示公司尚在初创期,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参考了成熟公司的规章制度模板,个性化、体育赛事业务特色明显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这对于相关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风险。

第三,缺少执行力强、反应快速的动态人力资源骨干队伍。研究者调研的体育类组织和公司普遍反馈存在人员流动率偏高、人员薪酬体系不够稳定、专业人才匮乏和执行力不强的问题,这一点同样反应在全市5个区体育主管部门走访调研的报告之中。当前,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呼声和力度不断加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众多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成熟稳定、运营高效的专业体育团队,帮助运营赛事活动,但在具体的业务对接和执行中,由于体育社会力量的组织和人员能力所限,客户的重复采购行为较少,一次性成交的概率很高,反映出较为严重的供求矛盾,竞赛表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4 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业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与优化的策略分析

4.1 多元共进,优化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人力资源环境

政府要做好体育竞赛表演业人力资源的引导与保障,提升竞赛表演行业的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各级各类学校应重视开办体育赛事管理相关专业培养方向,引导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选读相关专业和课程;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要加强人员培训和专兼职员工的制度框架;社会应重新认识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

4.2 科学引导,增强体育竞赛表演业组织管理的规范性与制度化

当前,广州市在引导和优化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组织管理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下一步,应继续优化和规范引导相关行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外部运营机制,是体育竞赛表演业能够日益规范化和制度化运行,控制行业高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最大限度保护和提升体育竞赛表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3 市场配置,提升体育竞赛表演业人力资源的高效流转

要紧紧依靠市场,发挥市场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人才培养、流转和使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引导行业薪资制度,杜绝漫天要价的行业乱象,引导和树立“按劳取酬、依法纳税”的良好环境,实现体育竞赛表演业人力资源的高效流转与合理流动。

4.4 注重监管,构建体育竞赛表演业人力资源信息平台与信任机制

突出平台建设与行业信任机制建设,引导体育竞赛表演业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运转的方向发展。适时建立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业从业人员数据库和信息查询平台,同时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让专业、守法、合规的专业技术人才持证上岗、自由流动、合理配置,让破坏竞赛表演业规则、屡教不改的违规违法人员品尝“禁入”恶果,从根本上强化行业自律与行业监管,促进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育赛事广州市
麓湖春天观景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职业院校体育竞赛开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