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优化论析——X市的个案研究*
2018-11-26陈勃源
陈勃源
河南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优化论析——X市的个案研究*
陈勃源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为推进和完善河南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对X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特点、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先进理念进行探讨。研究表明:X市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在工作理念、政策体系、实施效果方面初步形成了自身特点,建议今后继续加强残疾人体育事业法制化建设、提高保障服务供给、培育精品社会组织、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信息化建设。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优化
《中央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发〔2016〕47号)以及《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等文件陆续颁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持续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X市正大力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1 X市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状况
1.1 基本状况
近年来,X市紧紧围绕“平等·参与·共享”这一理念,大力实施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建设工程,不断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理念一: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X市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实现公民权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问题。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将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X市整体发展规划,成为构成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念二:将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改善民生工作布局中。
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X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有利名片,也是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通过健全和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X市残疾人初步实现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并经过康复治疗和职业培训后重新进入劳动领域,与健全人一起共享社会的发展成果。
1.2 政策体系
近年来,在全市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朋友的共同努力下,X市残疾人体育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残工委和中国残联的表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首先,初步形成康复体育、健身体育、竞技体育的共同发展。第二,依托“自强健身工程”和“康复体育关爱工程”,不断满足残疾人(居家重度残疾人)健身(康复)需求;通过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参与健身体育锻炼的残疾人提供文体方面的咨询指导、项目拓展和活动组织,形成良性循环。三是通过无障碍化建设改造,消除残疾人日常生活及出行方面的障碍,使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加快残疾人与健全人融合发展。
1.3 良好效果
全市残疾人工作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为根本,不断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十二五”期间,超过12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2千余名残疾儿童及时得到及时救助,6810名贫困残疾人获得免费康复救助,5千余名残疾学生和来自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大学生获得就学资助,2万6千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新增残疾人个体就业优惠证2700余个,7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无障碍改造,形成了全社会帮残助残的浓厚氛围。同时,X市还发展志愿者3万4千余人,累计提供服务50多万人次。
2 X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路径
截止2017年底,X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开始愿意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X市残疾人健身场地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残疾人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残疾人接受体育健身、健身培训等服务变得更加便捷。但X市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有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视科学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东部地区更加重视残疾人的理论研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更具有深度和广度。他们依托各省市残疾人发展事业研究中心和高校机构,搭建科研学术平台进行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专家学者通过大量调研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设意见,满足残疾人的公共体育服务。因而,X市在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今后要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使X市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向更精准、可持续方面快速发展。
2.2 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走出去、请进来
欧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程度也更高。X市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到残疾人保障制度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方进行考察,合理引入符合中国特色的先进经验并积极实践探索,优化X市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东南地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是依托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香港、澳门的合作交流、聘请香港与澳门的协会专家进行指导、外派机构工作人员赴港澳接受培训等方式,学习并接受当地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并形成了一套具有发达地区经验的、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服务模式,持续推进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2.2.1 新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事业指导思想
从强调个人责任、救济式的“医疗模式”,到强调政府与社会责任、消除社会排斥并促进残疾人进行社会融合的“社会模式”[1]。从个人到政府与社会、从医疗模式到社会模式的变化,从对待残疾人观念上的转变体现出社会文明的进步。因而在对残疾人进行社会康复、健身康复的同时,提高资源配置、供给方式、管理运行的整体性安排,不断促进残健融合发展。
2.2.2 社区康复的概念逐渐清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残疾人康复过程中,社区康复逐渐成为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开端,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今后要统筹安排配置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实现资源配置均等化;大力培养基层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重视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建立,不断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身康复指导,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2.3 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努力吸收民间助残力量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机会也更加多元化,但在残疾人领域仍存在一定的误解或歧视。媒体应当发挥自身在引导和塑造正确价值理念的巨大作用,围绕“全国助残日”精心组织宣传活动,逐步消除群众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营造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新闻出版单位也应宣传百姓身边的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激发X市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推动X市残疾人体育事业更好发展。
同时,要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在增加残疾人福利保障和残疾人事业投入力度的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支持发展残疾人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彩票公益金比例,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3 X市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发展方向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残疾人作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重点人群之一,关注残疾人的体育健康需求,不断加强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保障力度,推进健康中国2030建设。
3.1 通过法制建设规范X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国家出台《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十三五”配套实施方案》《“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纲领性文件。X市委、市政府在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的同时,认真制定可操作、具有前瞻性的具体法律法规,修订原有的政策文件,完善X市残疾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举行学习讲座和专题报告会,使责任主体认识到加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营造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局面,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属于X市特色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新模式,保障残疾人公共体育均等化发展。同时,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定期发布评估报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3.2 增加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保障体系
依托“自强健身工程”和“康复体育关爱工程”,X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得到改善,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得到了明显改善。下一步X市应整合周边企业、学校等公共体育资源,组织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采用政府支持、税收补贴、评优评先等措施,加大已有场地设施的开放力度,促进残疾人走出家庭、走出社区,融入到社会大背景之中,实现融合发展。
从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情况来看,现有资源仍不能满足X市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体育公共场地、专项经费、残疾人体育指导员、公共体育服务宣传等方面的缺位,造成X市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少、活动效果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根据X市残疾人的基本特点和健身偏好,结合X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体育传统项目,不断开发和满足残疾人健身需求的体育项目。
此外,当有康复站的社区数量每增加1个,残疾人数量将下降104人[2]。因而要注重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社区体育康复站的建设力度,加大力度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残疾人定期开展科普知识宣讲、康复训练咨询、器材展示及指导练习。在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的同时,在社会上形成和谐稳定的关爱残疾人氛围,尽快使其能够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
3.3 加快培育精品社会体育组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 X市应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培育和发展X市残疾人社会组织和体育协会。此外,X市目前缺乏具有全国性、区域性的品牌社会体育组织。今后要加强社会体育组织的培育工作力度,增强残疾人选择体育服务的权利和机会,弥补政府单一主体在提供服务时所造成供给无法有效满足需求的现象。采用“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思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不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形成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品牌化。在实践过程中,政府要创新监督模式,形成社会舆论、新闻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在市场化的竞争中淘汰一些自我发展和参与服务能力不强的组织,分阶段、按步骤打造具有地区影响力的残疾人体育社会组织,提升组织管理服务质量化和满意度。
3.4 推进残疾人非物质性的体育信息多样化发展
在《残疾人事业信息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加强中国残疾人服务网络建设,推动互联网+残疾人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建设。在《“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纲要》对残疾人宣传文化方面的重点任务也有提及:继续推动各级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残疾人专题节目。对此,X市应重视这项工作,在X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上打造属于残疾人、残疾人体育事业方面的视听专题栏目或配备手语主持人等,以满足残疾人收看(听)体育类节目的无障碍化,扩宽残疾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此外有必要加强适用于残疾人的无障碍信息技术、通信产品和服务研究。加大在移动终端领域开发推广残疾人相关业务和APP,如健身指导、观赏体育比赛、康复体育等,更好地帮助残疾人全面融入信息社会。
[1]杨方方.残疾人社会保障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一个初步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63-167.
[2]杨俊,庄为岛.社区和康复机构对残疾人事业影响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18-21.
[3]肖丽琴.我国残疾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2):10-13.
[4]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16-24.
[5]李冬庭.我国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及其标准体育建设研究[J].2016(2):52-57.
[6]乔庆梅.德国伤残康复:理念、实践与启示[J].2009(1):144-147.
[7]王丽君,辜德宏,胡科.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走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4):71-76.
Analysi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for the Disabled in HenanA Case Study on X City
CHEN Boyua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Henan, China)
2018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324);201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7B139);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专项课题(2017-zy-007);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2018-JKGHYB-0072);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2017337)。
陈勃源(1989—),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残疾人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