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宿迁市宿豫区农民培训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2018-11-24陈子龙
陈子龙
摘要 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精准有效供给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关键。供给侧改革要以市场导向、农民需求为切入点,本文从科学规划、加强软硬件建设、创新授课内容及形式、建立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提升农民培训成效从而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农民培训;必要性;具体措施;江苏宿迁;宿豫区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279-01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态绿色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与日俱增。开展新时代农民培训要以市场导向、农民需求为切入点,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实现精准有效供给,从而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培训效果,助力全区现代农业发展。
1 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有利于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区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但全区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农村的青壮年人才短缺,留守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非常有限。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就必须培养一批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有利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鎮和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且留守人员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造成“有地无人”的局面。要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就要搞好农民培训工作,关键是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只有夯实基础,新型经营体系才会有支撑、有活力,农业发展才能后继有人[1-2]。
2 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提前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农民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能有效保证农民培训工作的前瞻性、延续性、针对性、实效性。新时代农民培训工作涉及的专业和部门较多,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宿豫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意愿和需要等,仔细研读该区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布局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满足农民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做到有的放矢,服务主导产业。同时,培训课程协调以及培训时间安排与方式都要广泛听取当地农民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4]。
2.2 加强农民培训软硬件建设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开放共享的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涵盖粮食、畜牧、水产、蚕桑、园艺等各个领域,重点充实经营管理、创业指导、品牌建设、质量安全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师资。加强师资考核评价,实行师资队伍动态管理制度。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推介优秀教师和精品课程,为农民培训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二是改善农民培训基础条件。加强宿豫区农广校基础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添置和更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设施设备。维修现有办公教学场所,改善教学培训条件;加强基地建设,遴选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重点建设农民田间学堂;加强合作办学,主动与宿豫区技师学院、宿豫区人社局联系合作,优化培训环境。
2.3 创新推优农民培训内容和形式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立足全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及产业链上人才需求,以提高生产技能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2条主线,大力培育新时代职业农民。一是农民培训兼顾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采取自上而下的精品课程推送。根据新时代农业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等特点,开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网络溯源平台建设等课程。提供自下而上“点餐式”课程辅导。针对农民反映强烈、有共同需求的农业技术知识,邀请高级农艺师、专家授课讲解。二是丰富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完善远程培训、就地培训、课堂讲授、异地观摩、现场示范等培训方式建设,重点以农业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采用适宜的方式,增强针对性,让农民进得来、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三是搭建培训桥梁,邀请民间农技专家现场讲学。发挥农广校联系农民、培训农民的职能作用,为农业专家牵线搭桥。组织农业行业本土拔尖人才,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深入基地开展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遴选并邀请优秀的家庭农场主和种养大户为广大农民授课,讲述自身创业经历,传授管理经验。
2.4 建立健全农民培训考评机制
农民培训考评制度能有效保证农民培训的效果,让农民培训工作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同时,农民培训考评制度也是指导、评价和监督农民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需建立健全农民培训考评机制,完善培训过程监管制度、培训档案登记制度、培训效果双向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对农民培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不断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参考文献
[1] 张洪玲.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农民素质[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247.
[2] 闫琼.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116-117.
[3] 谢蓉.关于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2015,46(12):52-53.
[4] 李旭敏,叶国军.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训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7(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