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淮安市洪泽区小麦品种安全性测试试验

2018-11-24杨步琴常洪陶德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麦品种产量

杨步琴 常洪 陶德洪

摘要 通过选用9个小麦品种进行安全性种植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水平、生育特性及在江苏省洪泽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宁麦13号熟相好,稳产性好,可继续推广;华麦5号、华麦6号这2个品种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关键词 小麦;品种;安全性测试;江苏淮安;洪泽区;2017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22-01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紧紧围绕“提产能、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坚持示范引导,立足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应用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了不同小麦品种安全性测试试验,以期筛选出增产潜力突出、性状特征优良的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年在洪泽区岔河镇岔河村德富家庭农场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含有机质30.74 g/kg、全氮0.91 g/kg、碱解氮20.2 mg/kg、有效磷29.75 mg/kg、速效钾89.2 mg/kg。

1.2 供试品种

参试小麦品种9个,包括2个半冬性品种淮麦35、淮麦36及7个春性品种华麦5号、华麦6号、华麦7号、华麦8号、扬辐麦4号、宁麦13号、宁麦14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采用大田分区集中种植,总试验面积1.2 hm2,每品种小区面积0.13 hm2。

1.4 试验实施

12月7日播种,播种量337.5 kg/hm2。连续阴雨天气,播种推迟,出苗不均衡,基本苗差异较大;基肥施45%复合肥375 kg/hm2、尿素225 kg/hm2;3月26日追施拔节孕穗肥尿素150 kg/hm2+45%复合肥225 kg/hm2。3月12日用50 g/L唑啉草酯·炔草酯乳油(大能)1 500~1 800 mL/hm2,4月15日用50 g/L唑啉草酯·炔草酯乳油(大能)1 500~1 800 mL/hm2防治菵草、日本看麦娘2次;4月27日用60%多·酮可湿性粉剂1.5 kg/hm2+10%烯啶虫胺600 mL/hm2+叶面肥750 g/hm2防治赤霉病、蚜虫,兼治白粉病、灰飞虱等[3-4]。

1.5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2016年11月至12月中旬遇连续阴雨天气,土壤含水量太高,烂耕烂种,耕种质量较差,冬前全部出苗,但出苗不均衡,差异较大;4月下旬至5月中旬平均气温正常略高,雨水偏少;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较轻,中后期天气有利于抽穗扬花授粉灌浆,特别是成熟期天气无雨,有利于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9个小麦品种统一于2016年12月7日播种,6月9日组织机械抢收。从表1可以看出,各品种小麦齐穗期集中在4月25—29日,其中,淮麦36、宁麦14号齐穗期较迟,籽粒灌浆受后期高温影响风险大。 在季节矛盾突出、气候条件不稳定的大形势下,选育并推广一批综合性状好、 产量潜力高的春性小麦品种(如宁麦13号、华麦5号)是当前降低稻麦周年生产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9个小麦品种产量水平差异明显,其中宁麦13号产量达7 800.00 kg/hm2;淮麦35、淮麦36产量相当,分别达7 435.50、7 441.80 kg/hm2;华麦5号、华麦6号、华麦8号、宁麦14产量均超过6 750 kg/hm2;扬辐麦4号、华麦7号产量较低。有效穗数集中在520.5万~613.5万穗/hm2,其中淮麦36、宁麦13号分蘖性较好。每穗总粒数多集中在33~37粒,其中华麦5号、华麦8号、淮麦35粒数均达37粒,粒数较往年增多。千粒重多集中39.7~41.9 g,其中淮麦35粒重最高(42.6 g),扬辐麦4号粒重最低(39.7 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半冬性、弱春性品种淮麦35、淮麦36产量较高,分别达7 435.50、7 441.80 kg/hm2;气候晴好纹枯病、白粉病均有发生,淮麦36抽穗期相对推迟1~2 d。

春性品种华麦5号、华麦6号、华麦7号、华麦8号、宁麦13号、宁麦14、扬辐4号中以宁麦13号产量最高,达7 800.00 kg/hm2;华麦7号产量最低,为6 019.50 kg/hm2;齐穗期集中在4月26—29日;纹枯病均有发生;中后期雨水偏少,天气晴好,利于抽穗扬花授粉灌浆,特别是成熟期天气无雨,有利于收获;田间菵草、日本看麦娘等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以上结论是在2017年特定天气状况和土壤耕作条件下得出的,对大面积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具体品种的推广应用要根据品种自身特征特性(丰产稳产性、抗病抗逆性),综合考虑茬口、播栽方式、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因地制宜决策[5-6]。

4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等.河南省中部地区优质小麦品种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0):54-57.

[2] 袁延乐.2014—2015年度小麥品种比较试验[J].种业导刊,2015(9):17-19.

[3] 李淑梅,马俊,董丽平,等.小麦品种比较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2014(6):12-13.

[4] 周海幸,管怀锦,储开金.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82-83.

[5] 李志余,陆秋生,沈仁军,等.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9(5):68.

[6] 郭东升,李彩萍.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农业科技通讯,2008(5):32-33.

猜你喜欢

小麦品种产量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