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器设备共享的力度与广度
2018-11-24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叶雯
文/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 叶雯
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中的物质条件,为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实现仪器设备的共享与开放,逐步构建仪器设备共享生态系统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
一、健全管理制度,营造信息环境
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力度与广度的双重提升,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信息是否流畅、信息流转是否能够高效进行是前提与保障。所以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确保系统内部信息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有效提高信息流通的速度以及信息转化的速度是下一步集中思考的问题。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很多个部门的协作完成,主要包括设备处、科技处、院系等等,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是否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直接影响各仪器设备综合效益的发挥。所以,应该以高校实际发展情况与需要为基础,逐步建立健全目标清晰的共享管理机制,各个职能部门应该清晰的认知自身所负有的责任与义务,积极进行协调与配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畅通高效、发挥最大效益的开放性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是实现仪器设备共享机制与规范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是推动共享方面明确与正确的制度基础。所以应该将共享机制作为核心,以促进高校仪器设备发挥最大效益为根本出发点与最终立足点,逐步提高管理层次与水平,推动仪器设备信息生态系统的进化与蜕变,为提高共享的力度与广度营造有利的信息氛围。
二、完善系统建设,优化信息生态结构
所谓信息生态结构的优化实际上是指共享系统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在运行的过程中都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匹配与协调、相互之间的适应与补充。高校仪器设备共享信息系统是一个多种元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必须集中关注每一个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将系统化的观点、全局化的理念有效运用其中,统筹兼顾,最终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高校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中涉及的元素是非常广泛的,同时也是比较分散的,例如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各院系的管理人员、各个机组的操作人员,包含了导师、学生以及其他使用主体的用户等等,基于这一特点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工作组,对每一个角色的权限进行授权,从而保证各类信息人员之间的合理调度与匹配。与此同时,在高校发展实践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活动的开展,相关人员已经习惯了现有的操作模式,对于共享这样的新事物与新模式存在不适应甚至排斥的心理,应用这样的模式需要在前期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例如需要录入系统数据、有效配合相关管理人员的测试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仪器设备共享信息管理系统在推行的过程中受到阻碍。正是由于推广层面的瓶颈问题,我们在提高共享深度与广度的时候,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有效做好顶层的设计,进一步优化共享业务的流程,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整体结构,让全部使用主体更加方便与快捷地应用,让管理主体感受到共享管理系统的时效性与高效性。例如,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建设一个高效的反馈机制,切实保证管理主体、使用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顺利完成。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在信息生态学中集中强调了信息生态系统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关注技术与人之间的交互体验,注重技术对人的服务。在高校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中,人是最为核心的因素,人在整个共享系统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所以人的信息素质是决定共享系统价值能否实现最大化的关键所在。
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在仪器设备的使用队伍当中,高学历的人并不罕见,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人很多,我们应该积极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他们不仅仅是教学与科研的辅助,更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关键。无论仪器设备贵重与否、先进与否,无论管理系统畅通与否、现代与否,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员进行操作,都不会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所以应该进一步鼓励与引导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与科研活动当中,积极强化业务培训与交流,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逐步打造一支具有信息理念、市场意识,不仅懂得信息技术又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队伍,使得共享系统的功能充分而高效地发挥出来,进而实现共享系统的核心价值,最终推动仪器设备共享深度与广度的同步提升。
四、结语
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高校仪器设备的共享与开发,逐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是现阶段高校发展过程中研究与探索的主要课题。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高校认识到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开放、提高共享深度与广度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与时俱进地转变管理理念,逐步探索出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共享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