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重要还是情感重要?
2018-11-23
《我就是演员》一期节目中,任素汐与左小青以《一九四二》中的一段戏对战,两人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但在两人的表演谁更好上,评委有不同的意见,有评委认为任素汐在人物感情处理中的技巧性太强,没有左小青来得自然,他认为演技是自己内心真实表达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足够丰富的经历、阅历,是很难完全理解一些角色的,“演戏不是一门技术,而是拼命”。而另一评委则力挺任素汐,他觉得能够掌握熟稔的技巧本身就是演技实力的一部分。演技是一门技术,能够调动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也是一门技术。如果你演得好,那么说明你有能力,而能力本身就是一门技术。两人观点相左。那塑造角色时,到底演技重要还是情感重要?
技臻化境 方为戏骨
在许多学科当中,有不少门类都会常常遇到“某某无学”的议论,比如新闻无学、写作无学等。表演学科更是如此。特别是现在,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越来越多,更会让人们产生表演到底是不是一门学问的疑问。
作为一门带有极强主观色彩的艺术门类,表演似乎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同样一个角色,同样一段情节,同样一场戏,不同的演员,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演绎。比如同样演一个小人物,王宝强是一个演法,黄渤是一个演法,夏雨又是一个演法,其中的差别可谓天壤,而且对观众而言,还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并没有高下之分。
导致演员表演方式不同的原因有很多,但演员本身对于表演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是最根本的。正因为有着不同的理解,才会调动不同的情绪,来表现一个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这种理解人物、理解故事从而调动情绪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演员从事表演的基本功。
事实上,评委们对于任素汐和左小青的表演到底孰优孰劣的争论,就是在这种调动情绪的基本功是从何而来这件事上面,有着不同的观点。支持任素汐的一方,认为这种技巧是可以通过专业的学习而获得的;而支持左小青的一方,则认为生活的历练和实践的锻炼在这种能力的培养中起着更为基础的作用。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表演“学院派”和“体验派”之间的分野所在。
其实,世间事并没有那么绝对。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表演能力的生成和培养也是一样,既要通过学校中、书本上的学习去掌握基本的知识和规律,也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去进一步深化和体悟。在一个优秀演员的成长过程中,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当然,不可否认,现实中会有表演天才,那些无师自通的童星和没有经过正规表演教育的演员即是例证。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演员在职业发展上都是有着很大限制的,戏路往往比较窄,发展后劲也往往不足。
而那些能够驾驭各种角色的“老戏骨”,经过了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在调动情绪上已经达到一种境界,他们在塑造人物时所展露出来的演技,已经跳出了单纯技巧的范畴。但从根本上来说,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技巧,是“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口李雪源
莫让演技变行活
演技重要还是情感重要,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其实作为演员来讲,二者都很重要,好演员,既能把握角色的情感,又能有高超的演技将角色的个性表达出来,可以说,二者达到统一就是最佳,但是既然上述节目中两位评委对于演技和情感谁最重要进行了一个争论,我认为,二者中还是情感要排在前面。
何谓演员的情感,我觉得应该是能把握到角色的内心,从而有共鸣的这种情感,一是本色出演,比如一些角色,本来就和演员有很相近的地方,从年龄性格到思想,这时候,演技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陆毅之于《永不瞑目》,赵薇之于《还珠格格》,演技再青涩,但是情感对了,就一切变得自然。二是能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引起共鸣,像节目中左小青的表演,就是她深入角色后所流露出来的,自然不做作。任素汐的表演给人印象深刻,但是就情感来讲,她没有左小青来得自然,当然我认为这一段,左小青演得更到位。
在表演上,我们常批评“行活”,所谓“行活”,就是现在一些演员吃老底,在现场凭借一些技巧把角色对付过去,角色不走心。你看着他也演了戏,但是仔细看,他是“轻飘飘”演戏,不同的角色他能演出同一个味儿。实际上这种演员不少,一位演了十几二十年的戏的演员,你要说演技,大多不缺,很多人还是表演系毕业的,演技能说不好吗?但为什么很多人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还是情感的问题,真正要走入每一个角色的内心,实际上是很费劲的。我们看一些采访,一些演员在塑造角色的时候是会受到角色的影响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比如忧郁、狂躁,這就是演员真正体会到了角色的情感。也只有体会到角色情感的演员,才能塑造出好的角色。
所以莫让演技变行活,演员还是需要一本正经地先走近角色,之后再谈表演技术。否则,表演再花哨,也是难以持久的。口平沙
生活 生活 生活
如今,大家最喜欢说的一句流行语便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当前,中国影视剧的编创工作者,对于你们,笔者也得“照方抓药”,重要的事情说上三遍:生活、生活、生活。
我们都知道,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毕竟源于生活。我们都十分敬重为中国的艺术创作与表演做出过卓越贡献的那些老艺术家们——他们为了所创造出的艺术情节、艺术人物符合生活真实,无一不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去体验生活本身以及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甚至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观众看着那么真实可信。所以,艺术作品中表现的生活内容,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找不到相对应的“模板”,那无异于是闭门造车,再说白一点,就是胡编乱造。
仅以眼下热播的电视剧《娘道》为例,我们不考虑作品本身反映的时代背景,只是看主创们在表演时脱离生活的一面——柳瑛娘误会隆延宗,此时大师兄为隆延宗作证,替他鸣冤叫屈,见瑛娘不为所动,情急之下,大叫一声“我自废一条胳膊”。说罢,将胳膊撞断在隆家石柱之上,震惊众人。原以为大师兄的胳膊真的废了,可是扭脸儿人家就跟高棒子打得不可开交。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那可是骨折啊!大师兄如此的表演,不是在骗瑛娘和隆家人,就是在骗观众——就因为,他不生活。
剧中最不生活的就是柳瑛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丢了孩子的家庭,这对孩子的父母来说,无异于就是灭顶之灾啊!人生遭此劫难,做家长的,尤其是当娘的哪个不得神神道道,生不如死呢!可剧中的柳瑛娘,丢了四个孩子,人能活着,不疯.这就得算是个天大的奇迹了。即便是如此,这个母亲竟然并不是一门心思找孩子,却总是帮助危难中的隆家,殊不知,自己所有孩子的失散,全都源于隆家。这样的母亲竟然不与隆家结成世仇,却和隆家和平相处,自己丢孩子的事儿,全可以放到一旁了。这样的柳瑛娘,不正常。病根儿就在于生活里,你找不到这样母亲的哪怕是半点儿的原型。
所以,我们的影视剧工作者,应该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提炼生活,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称得上是鲜活,艺术人物才能真切地打动受众。 口李雄峰
演戏是一门技术
《我就是演员》播出以来,新闻不断,争议不断,评委的意见也不一样。有人说“演戏不是一门技术,而是拼命”,好演员确实是拼出来的,拼命努力。但是演戏不等于拼命。
有些演员在演绎角色的时候情感外露,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甚至语言来强调角色,像琼瑶剧以及琼瑶类剧玩的就是情感夸张,你吵我吵大家吵,与其说是感情,不如说是煽情。其中的代表人物当属马景涛,容易入戏的他总是激动得不能自控,被网友封为“咆哮教主”。还有《国色天香》中的何晟铭,其表演被网友总结为:“动不动就做握拳状,有了争执就鼻翼放大,恨到深处就举刀弄枪,一边杀人还一边仰天长啸……”更被称为新版“咆哮帝”。这两位演员情感不可谓不丰富,但是這种情感感觉有过火之嫌,这样的角色塑造用力有余,深度不够,反而让观众容易出戏。
看《亮剑》的时候,对一场戏印象深刻,李云龙重伤昏迷,赵刚在李的病榻前倾诉过往,这样一场面部特写的独角戏并不好演,但是何政军演得让人眼泪止不住地流。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没有过多的面部表情和动作,那种隐忍、担忧和深情,就在演员的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这就是演技。还有电影《梅兰芳》里的十三燕,王学圻以往的戏路大多是军人和干部形象,气质偏于沉稳质朴,和十三燕这样一位京剧名伶相距甚远。但是他仍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经典角色,眉眼之间透着责气,说话有点拿腔拿调,一身傲骨真君子,让观众觉得他就是十三燕,十三燕就是他,足见其表演功底的扎实,演技的炉火纯青。
继任素汐与左小青之后,演员李纯在《我就是演员》中的表演受到了网友质疑,李纯发文回应“演技尴尬”,坦承自己“用力过猛”,原因是“出道以来,我参演的作品一直是古装戏居多,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一些形式化的表演。”所谓的“形式化表演”正说明了演技不足。好的演技可以让情感内敛,无须用力过猛,照样让角色走进观众心中。
口程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