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18-11-23吴老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吴老二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不同角度入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希望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小学生放在学习的主要位置,让小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中走出来,变成我要学,并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数学教學活动,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是教师在读懂学生、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助建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1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会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利用游戏、故事等手段创造趣味的学习情境,可以增添学习气氛,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讲“能被 2、3、5 整除数的特征”时,若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堂课会显得枯燥无味;如果能先做一个“考老师”的游戏,那情况会大不相同。游戏时,让一部分学生“考老师”,另一部分学生计算结果,教师把每一道题和结论写在黑板上。结果,不管学生出多大的数,教师都能很快判断出,而计算的同学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结果。于是,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又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这节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以下情境:五只小动物数数,小白兔、猴子、山羊、小猪和松鼠,乌龟来当裁判。小白兔说 1,猴子说 2,以此类推。当说 6 时则又从小白兔开始,并且报数的小动物要站起来。乌龟说 34,小猪马上站了起来;说 62 时,猴子也很快站了起来。此时教师提问或以课件的形式提出问题:小动物为什么能这么快反应并站起来呢?由此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如此引入既自然,也较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着问题去学习,明确了学习目的,使得学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有了高昂的学习兴趣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会跟着老师的指导有效进行,心到,手到,那还有什么可以难住他们呢?

2竞赛参与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往往是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主动性不高,提问时经常无人应答。这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向师性”。如果哪位学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感觉是特别骄傲的事情,所以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也比较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竞赛引入课堂内。竞赛往往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在引入部分研究创造情境的说明中,我们就可以把数数游戏引进课堂,进行分组比赛。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和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我在实习期间,教的就是乘法口诀。每次新课就教一个新口诀,内容少,练习形式也比较呆板枯燥,不要说学生没什么兴趣学,我教得都有点儿厌烦了。在学习到六的口诀时,课后有一个青蛙的游戏,于是我决定把它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黑板上都会写上大组号码,纪律好或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可以加星。学生们对游戏都非常感兴趣,也都积极举手背诵,但时间有限。我的指导老师觉得这个方法好,就又找了个时间让同学们玩这个游戏,并有奖品颁发。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我也发现,学生对六的口诀掌握程度较之前也更好了。另外,课堂上穿插小测验,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快速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小学生天性好动,自控能力差,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创新能力难以提高,而多媒体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学生对形象的图片、实物非常感兴趣,思维容易激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计算和图形处理功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与抽象、直观与逻辑等矛盾,这种直观的情境,让学生不再认为数学枯燥无味,从而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乐学其中。 例如,我在讲三角形的分类时,用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艘大轮船的样子,制成课件,放映给学生们看。声情并茂的图片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还把他们的注意力也都吸引过来,并且顺利地把一样的三角形分在了一起,有效地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4注重探究体验与能力培养,激发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以学生主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发展、创造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坚持结论与过程并重,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与探究获得新知的过程体验,又要注重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让学生融入有效的教学情景,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热情。即: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发现一个问题,并去探索解答;同时给一点儿困难,让学生去克服解决;给一片时空,让学生去探究;给一个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创造、交流分享;放一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走……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知识探究与形成的过程,自主地发展并保持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学习科学的能力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创设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探索体验、想象应用,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活动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立满.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3(06).

[2] 刘锐.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研究[J].考试周刊,2012(09).

[3] 戴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转型的思考[J].上海教育,2013(02).

猜你喜欢

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