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代困境
2018-11-23代悦
代悦
【摘要】当前国外政党面对社会结构多元和思想意识多样的现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理念日益模糊,所代表的阶级立场出现利益悖论,意识形态的引领和治理显得较为乏力。审视和探析国外政党尤其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代困境对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现代化建设中更加注重内容上的继承与创新、功能上的阶级性与群众性、治理上的价值性和法治性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政党 意识形态建设 现代困境 【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
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灵魂,表征着政党的思想旗帜和理论基础,充分发挥着引导现实世界的认知、发展道路阐释以及社会粘合剂的功能。马克思认为,“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作为一种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的观念体系,其合法性建立在内在逻辑结构和外部回应现实相统一的基础上。一方面该体系通过建立自身的符号、话语和价值系统来论证其合法性,指导着政治纲领、方针政策与行为准则的制定;另一方面为适应社会结构和变化,意识形态除了应保持思想上的逻辑抽象和系统外,还应具备灵活性和包容性,服从和服务于政党及其所代表的阶级。
意识形态的革新:国外政党意识形态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必然
意识形态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治、经济、文化一样都要经历现代化的过程。政党意识形态现代化主要指在维护政党的核心价值、维系执政党合法性的情况下,结合时代要求和现实状况,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功能、传播和治理发生变化和革新的过程。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开启了对意识形态内容的变革与调整。例如法国社会党主张“现代社会主义”,推进意识形态理念的现代化。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则不断对民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赋予民族特点。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价值取向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功能也逐渐呈现出“意识形态文化性”的特征。他们通过变革意识形态硬性灌输的方式来宣传党的价值理念和政策主张,运用影视、绘画、雕塑、广告、演讲等多种形式发挥文化的艺术魅力来增强政党意识形态感染力。此外,网络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推进了政党意识形态传播的现代化。英国工党利用手机树立和维护政党的形象,转变媒体对工党的敌视态度。据不完全统计,到21世纪中期,全球约有1200多个政党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运用现代传媒来宣传和塑造政党领导人形象也是国外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冲突与矛盾:国外政党意识形态变革的现代困境
意识形态的模糊性削弱了政党的认同度。政党意识形态产生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根源在于其意识形态理论是由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现先进的理论品质,具备明确的政治纲领。近年来,国外一些政党主动打破意识形态问题上的泾渭分明,把实用主义作为度量衡,对政党意识形态进行变革与调整,为此交替出现了“淡化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中间化”以及“非意识形态化”倾向。英国工党曾积极推行“第三条道路”;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则倡导建立“中间大众党”;西班牙人民党也相应实行“中间主义理论”的改革;法国社会党强调自己是“跨阶级政党”,构建“多元化左翼联盟”;瑞典社民党发起了“人民之家”行动等。从积极的层面上来看,政党在意识形态变革调整的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清晰界限,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最大限度地模糊化,有助于减少意识形态的冲突,化解各个利益集团的现实矛盾,赢得了选民的支持与认同。然而,从消极的层面来看,政党无论倾向三种意识形态中任何一种,都会带来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的困境。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党员及民众对政党意识形态内容和政治纲领的模糊。
政党意识形态的阶级利益悖论。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过程从一定层面来说也是一种世俗化的过程。面对社会主体世俗化的客观现实,意识形态要想融入现代社会,跟紧时代发展步伐,必须要构建起反映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广泛精神需求的价值观念。国外政党尤其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是不可能真正反映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相反,他们往往会陷入追求“群众性政党”与代表“阶级私利”的困境。一方面,为尽量适应融入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执政党多化身为“群众性政党”,发挥着协调社会各阶层矛盾,处理不同集团的利益冲突的作用,实现扩大群众基础,巩固统治的目的。另一方面,社会阶层群体积极寻找利益的代言人,依附于某个政党,为获取执政合法地位而“粉墨登场”。虽声称最大限度地代表和维护社会最广泛民众的利益,然而实质却无法掩盖其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媒介风险增加政党意识形态治理难度。网络媒介的发展促使政党意识形态的高度“媒介化”,伴随着高度“媒介化”,与之而来的是“风险化”。这一风险增加了政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治理难度。在高度“媒介化”的时代,人们信息的传递方式由以往“金字塔”模式转向网状模式,人们可以自己设定新闻议题,发布消息,这样的行为有几个特点,一是内容真假不可控,二是传播速度不可控,三是舆情容易放大也不可控。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对媒介风险不高度重视,不善于治理的话,极有可能使社会陷入舆情危机,引发社会动荡,从而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
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国共产党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创新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党的执政提供思想价值支撑。从国外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来看,政党意识形态现代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神圣向世俗、民族视野向全球化视野转化的综合过程。因此推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现代化建设要积极主动从国外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中获得有益启示,注重意识形态理念内容上的继承与创新、功能上的阶级性与群众性、治理上的价值性和法治性相结合。
首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可动摇的基础上,赋予意识形态时代、民族和实践特色,共建社会各阶层群体的精神家园;及时规避意识形态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因素,不断创新政党意识形态的理论、管理、功能以及表达和传播方式,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党意识形态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吸引力及生命力,不断推进政党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其次,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现代化建设既要始终坚持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又要体现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实现政党意识形态一元与多元的协调统一。最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关键。一方面引领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着眼于理论的创新、发展与完善,体现时代特征,用理論自信牢牢抓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另一方面还须进一步深化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以技术创新引领治理创新、以制度创新推进治理现代化、以提升队伍素质实现治理能力全方位升级、以优化体制促进治理科学化。
(作者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127页。
②齐先朴:《西方政党的“电子党务”》,《红旗文稿》,2007年第16期,第180页。
③王瑜:《互联网对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8期,第101页。
④范树成、李海:《当代国外政党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第3期,第97-102页。
责编/孙娜 美编/李祥峰 李月敏(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