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管理策略研究
2018-11-23温暖
温暖
摘 要 现阶段,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高等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随着各种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上升,加强国际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给国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已经成为当下所有的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是提升高层次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研究生进行公派留学,对我国的社会文明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对“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进行研究,便于加强对研究生公派留学的质量管理,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双一流” 研究生 公派留学 質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的宗旨,就在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化综合素养的顶尖人才,我国研究生公派留学中的质量,和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加强对研究生公派留学的质量管理,是国家最为关注的事项。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强化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
1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认识
研究生公派留学,指的是国家或者是学校,根据顶尖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来提供经济资助,鼓励学生去国外进行研究生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生公派留学的期限,由于身份不同时间也有不同。对于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管理的影响,主要由人员选拔,以及学生的留学水平,自身能力,回国的状况等这些质量管理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对留学生进行人员选拔的时候,参考的依据是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他们的外语能力,综合素质等等。留学水平指的就是他们留学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以及专业影响和学术能力等等。研究生公派留学的质量,总的来说,就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
2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2.1质量管理运行体系
质量管理的运行体系,是指导其他相关体系进行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在这基础之上,可以让国家对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的具体状况,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够对研究生进行公派留学的各种情况进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此来不断完善和改进研究生公派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2.2质量管理过程体系
对研究生公派留学的质量进行管理,按照科学合理的依据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这是保证所有体系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质量管理过程体系的加强,能够促进国家对公派留学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从而完善公派留学的质量管理。
2.3质量管理支撑体系
研究生的公派留学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管理的支撑体系。该质量管理支撑体系,主要是 由国家以及派出留学的相关单位来共同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收集公派留学的各种资源,从而来促进公派留学质量的管理控制,加强各方人员的满意程度。
3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管理策略
3.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任何事情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健全的管理体制。想要加强研究生公派留学的质量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使人们对研究生公派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制定一定的组织体系,构建研究生公派留学的工作小组,为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还必须要对公派留学研究生的选拔程序制定严格的规定,要求相关负责人员对各个程序应当进行不断完善管理。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参与公派留学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重视自己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质量建设。
3.2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前面提到,进行研究生公派留学,目的在与给我国国家培养国际型的顶尖人才,这种公派留学的选拔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双一流”的要求,把一流的学生带入一流的学校,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更加一流的国际型人才,从而来给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这种选拔的标准必须要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下执行,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的专业,以及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留学质量与标准都有所不同,因此,应当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在维护双方权益的基础上,使研究生公派留学的质量管理步入正轨。
3.3优化选派工作
在进行公派留学选拔的时候,为了保障所选拔的人才是区域内顶尖的综合人才,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和优化选派工作。那么,可以和各大知名的机构进行合作,来给更多进行公派留学的研究生拓宽道路。要严格地按照各项选拔规定与制度进行,加强对选拔质量的监管。通过各大媒体和平台进行宣传,促进更多的学生对公派留学项目的关注。
4结束语
总之,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进行研究生公派留学,必须要对选拔留学者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升留学者的综合素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研究生公派留学的质量管理。只有在这种基础上,才能够尽可能地实现研究生公派留学的目标,从而给我国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顶尖人才。
参考文献
[1] 骆轶姝,单丹,俞昊,徐广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公派留学质量管理策略研究[J].纺织服装教育,2017(3204):28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