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氮磷钾肥配比对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2018-11-23

江西农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青蒿素分枝黄花

崔 莹

(临沧市农业学校,云南临沧 677099)

1 黄花蒿青蒿素概述

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在我国用作抗疟中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利用黄花蒿生产的青蒿素系列药物治疗疟疾不仅疗效好、疗程短,而且副作用小,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中药品种。青蒿素是我国中医药科学和医药科技对人类抗疟疾事业的重大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对青蒿素类药物的不断创新和开发,以及全球对治疗恶性疟疾药物需求的急剧增长,我国青蒿素类药物显现出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青蒿素虽然能够人工合成,但成本高,合成难度大,毒性和副作用大,未能投入工艺化生产。目前使用的青蒿素主要还是从植物黄花蒿叶片中提取的,因此提高栽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1]。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注重改善黄花蒿的生长条件,如改善光照条件、种植密度,施用一些植物激素等措施来增加青蒿素的含量。对于植物生长中营养三要素氮、磷、钾的合理使用则很少进行研究,韦中强等[2]开展了黄花蒿苗期N、P、K追肥配比试验,N水平、K水平及K种类等试验。结果表明N、P是影响黄花蒿产量的主要因素,N、P有互补作用,K是影响青蒿素含量的主要因素[3]。但云南省栽培黄花蒿多以育苗移栽为主,移栽后要覆盖地膜,栽培时肥料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施入。因此以追肥的方式施肥不适于云南省黄花蒿栽培的具体情况。本文以一个黄花蒿优良种源为研究对象进行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4]。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供试品种为元阳种源。

2.2 试验地条件 实验地选在云南省农科院实验基地。土壤为红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64%,PH6.8,全N2.42 g/kg,全P0.95 g/kg,全K5.67 g/kg,速效N188.92 mg/kg,速效P9.67 mg/kg,速效K50.50 mg/kg。

2.3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土地肥力基本一致的地块,每一种NPK组合为一个处理,三个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处理为一个小区,小区面积13 m2。每个小区种植黄花蒿20株。

施用的肥料为尿素、普钙、硫酸钾,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施入。在黄花蒿初蕾期进行收获,每个小区单独收获,按照五点取样法,随机采收5株黄花蒿,记录其株高、茎基粗、分枝数、冠副、叶、蕾鲜重。不同处理化肥施用量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化肥施用量(单位:kg/667 m2)(折合纯养分含量)

2.4 青蒿素含量测定 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蒿素含量,准确称取已烘干研碎的黄花蒿叶10 g置于500 mL茄形瓶中,加入200 mL石油醚(30~60 ℃),回流提取2 h,回收溶剂后用5 mL氯仿将样品转移至小瓶,备用。另取备用硅胶板,将小瓶中样品取100 uL点样于硅胶板上在正己烷:乙酸乙脂(6∶1)展开剂中,展开40 min,显色标准品部分,刮下相当于标准品部分的样品,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比色测定吸光值以计算青蒿素含量。青蒿素测定标准方程C=17.311A+0.348 5,r2=0.999 8。

2.5 试验统计方法 采用DP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数据处理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测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磷钾肥配比使用对黄花蒿产量因素的影响 详情见表2。

表2 不同NPK配比使用对黄花蒿产量因素的影响

表2结果表明,不同N、P、K肥料配比对黄花蒿的黄花蒿株高、茎基粗、分枝数影响不大。不同肥料配比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别。但对黄花蒿冠幅、叶蕾鲜重有很大的影响,其中N∶P∶K=1∶1∶2对冠幅、叶蕾鲜重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说明在N、P肥足量使用的基础上,增加K肥的使用量能增加黄花蒿分枝的长度,分枝长度增加,着生于分枝上的叶片数也增加,因此鲜产量也得以增加。

3.2 氮磷钾肥配比使用对黄花蒿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详情见表3。

表3 不同NPK配比使用对黄花蒿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青蒿素为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是黄花蒿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含量直接影响到黄花蒿产品的使用价值。青蒿素的体内合成机理十分复杂,涉及到多个合成前体及多个酶类。表3结果表明,不同N、P、K肥料配比对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以N∶P∶K=1∶1∶2影响最大,青蒿素含量平均值为1.056 67%,比对照增加了65.1%,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比N∶P∶K=1∶1∶1的处理比对照CK增加了32.81%,N∶P∶K=1∶0.5∶1的处理比对照CK增加了3.65%。

4 讨论

黄花蒿种植一般是选择荒山、荒地。从本试验结果看在N、P、K三种单质营养元素中以K肥对黄花蒿的产量和青蒿素含量影响最大,在N、P肥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增施K肥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青蒿素含量。原因可能是K肥促进了黄花蒿的生长发育,提高了黄花蒿体内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次生代谢产物的转化,使青蒿素得以在植株体内大量积累。

5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植黄花蒿时,要保证肥料的供应充足,最佳的施肥比例为N∶P∶K=6 kg∶3 kg∶6 kg,这样处理的黄花蒿长势良好,冠幅、叶蕾鲜重、青蒿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

猜你喜欢

青蒿素分枝黄花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一株吊兰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