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建设新时代美丽红河
2018-11-22杜永亮
杜永亮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北靠昆明,南接越南,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也是昆明到越南河内经济走廊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红河州委适时提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化进程,推进新时代红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日前,红河州委书记姚国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红河州要围绕贯彻陈豪书记提出的“新型工业强州、乡村振兴富州、绿色生态靓州、沿边开放活州”发展思路要求,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提振精气神,在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走在前列。就红河州实现发展蓝图的工作思路,姚国华提出要努力做到“四个奋勇争先”。
“没有思想上的领先就没有发展上的争先,必须在学习新思想中奋勇争先。”这是姚国华始终坚信并践行的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抓实产业培植、抓牢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去年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姚国华回到红河,安排好州里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后即刻赶到石屏县哨冲镇多白者村委会上寨村,与当地的彝族干部群众座谈,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姚国华带头深入红河州的基层单位、边境村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
红河州以“各级书记抓宣传、一切工作到支部、‘三会一课全覆盖”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兴学习和调查研究之风,制定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的决定》。红河州委常委会和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强化学习,州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全部确定相应的调研示范点,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和调查研究,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红河各族干部群众中学懂弄通做实。
红河州有848公里国境线,边境地区面临着经济总量小、贫困面大、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要如何兴边富民、稳边固疆、筑牢国门?“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必须在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环境中奋勇争先。”姚国华说,红河州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是全州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关键。
近年来,红河州委在河口、金平、绿春3个边境县实施“国门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在提升组织力、加强阵地建设、强化队伍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完善服务功能等5个方面下功夫,全州132个乡镇全部建立党建脱贫“双推进”实训基地和乡镇党校,培养了9102名基层明白人带头人,巩固了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姚国华表示,红河州将继续按照“作风转在前,经济发展就能走在前”的要求,认真锤炼“勇于担当、从严从实、善作善成、专业规范、学习创新、调查研究、清正廉洁”七种作风,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坚强保障。
红河作为滇南门户,要实现跨越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秉持“全面开放、三区联动、市区融合、重点突破”思路,紅河州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了以红河综保区为引领、国家级蒙自经开区为支撑、申报中的河口跨合区为前沿、昆河经济走廊为纽带的“三区”联动开放发展新局面。
“贯彻新发展思路要求,必须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奋勇争先。”姚国华介绍,2017年红河州实现GDP1478亿元,增长10.8%;今年一季度完成GDP327亿元,增长10.7%,保持了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以来红河州经济综合实力、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位居全省、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前列。
在红河州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姚国华深切地认识到:像红河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必须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上。
姚国华相信:“有项目就有抓手,有抓手就不要放手,不放手胜利才会到手。”厦门以晴集团有意来红河落户,姚国华得知后当即带队飞往贵州招商,签约当天晚上,就在驻地召开协调会议、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创新实施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造了以晴集团当年引进、当年落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红河速度”。
以晴一子落地,新兴产业全盘皆活,几年来,红河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约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拉动全州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广东温氏集团、深圳惠科集团等龙头企业相继入驻红河,云锡集团、鑫联环保等当地企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提速,红河迈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当前,红河州把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建设上,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把支撑点放在项目建设上,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社会民生事业和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把突破口放在开放发展上,努力在跨合区建设、三区联动、市区融合发展、对外贸易上取得创新突破;把导向放在绿色发展上,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让红河的发展品质与生态颜值一样美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委、州政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深入推进森林红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推进通道和面山绿化工程,在13个县市建成11个森林公园、3个湿地公园;做实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技术标准和服务保障“五个优化”,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哈尼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全面从严从实抓好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异龙湖水污染防治持续向好。两年多来,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红河画卷正徐徐展示在世人眼前。
姚国华认为:“老百姓的获得感,就是领导干部的成就感。”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就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红河州是云南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地区之一,全州56.9万贫困人口,居云南省第二位,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是红河州“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交出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云南新实践的红河答卷,必须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奋勇争先。”据姚国华介绍,在全省2017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红河州处于10个“较好”州市的第一位,贫困县退出实现零的突破,13万贫困人口脱贫。
对于脱贫攻坚目标,红河州提出“精准施策、提质增效、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坚定信心决心,落实好“州级负责、县市主体、乡镇包干、合力攻坚”工作机制,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确保全州所有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截至目前,红河州累计实现25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减少3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7%下降到13.1%。
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除汉族外,境内还居住有哈尼、彝、苗、傣族等10个世居民族。“在红河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姚国华说,“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小康、共享发展。”
红河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坚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建设,健全制度体系,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打牢长效机制。为此,红河州委州政府出台了《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动员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观念,强化措施落实,形成创建合力,不断培养形成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