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欧班列:打通开放经济新动脉
2018-11-22青木
青木
10月16日,中欧班列(成都)2018年第1000列班列从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集装箱中心站开出,发往波兰罗兹。本趟列车搭载液晶显示屏、电视机主板、发动机等货物,总货值约527万美元。
时针拨回10年前,2008年1月,一辆试验货运列车经过15天奔波,抵达汉堡货运站。当时德国铁路负责人梅朵尔恩将其比作“未来产物”。9個月后,装有电脑的第一辆集装箱列车抵达汉堡。
10年前,中欧班列开始时前景还不可预测,今天已成为蓬勃发展的业务。德国铁路公司最新报告称,2018年中欧班列已增加到约9万个集装箱,有3600辆列车投入运输。2020年中欧列车运输量将突破10万集装箱。
衣服、电子设备、汽车零件、纸张和消费品,这些都是中欧班列每天运输的货物。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和西安,每周至少发出四到五趟列车。长达1万到1.2万公里的铁路线要么穿越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北部,要么沿着南部路线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
据统计,开行5年半来,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量达2497列,约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1/4。在开行频次上,由最初的每周一列,发展到现在平均每天往返超过3列。目前,从成都抵达波兰罗兹的时间,由最初的15天缩至现在的10天左右。
依托中欧班列(成都)的快速发展,成都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口岸和西部物流桥头堡的物流集散作用初见成效。TCL、戴尔等企业在成都的产业增量显著提升,惠普产品经成都集结试运至欧洲,实现产能转移深度合作;四川省内农产品如攀枝花水果蔬菜、安岳柠檬、温江花卉等积极抢占和开拓国际市场。以成都为枢纽的供应链体系逐步完善,成都与这条物流通道沿线国家开展的城市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德国铁路货物运输部门主管多尔认为,这是中德和中欧贸易繁荣的标志。自2016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7年两国贸易达1870亿欧元,且这一趋势还在上升。
“铁路运输正在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大动脉。”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计划之一,近来实施的“蓉欧+”战略已经使成都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成为国际物流集散、国际产能合作、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高地。
此外,中欧班列正在与海运、空运竞争。货运列车的速度几乎是船舶的两倍,但铁路运输成本也高出50%。“对我们的客户而言,时间和成本是重要因素。他们希望通过铁路运输保证供应链,且铁路更有利于二氧化碳排放。”多尔充满信心地说,为加强中欧铁路运输,德国还成立欧亚铁路货运公司。
那中美贸易争端是否会对中欧铁路货运带来不利影响?多尔给出的答案是“否”。(据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