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2018-11-22陈金华

牡丹 2018年26期
关键词:仕途归隐陶渊明

陈金华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享有崇高的声誉,被后人尊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作为一位生活在晋代的诗人,其诗歌的一大特色就是质朴、自然,充满山水情怀。一生中,陶渊明共经历了五次出仕入仕,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归隐,而这与之“爱丘山”的本性与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志趣有很大关系。

陶渊明是东晋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一生为后人留下诸多宝贵的财富。众所周知,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风,其作品以描写和感悟田园生活为主。陶渊明生活在山水诗盛行的时代,过去对他的研究,多对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特殊性予以强调,但人们多次阅读其诗歌便会发现,陶渊明依然受到了当时时代风潮的影响,其诗歌同样刻画了山水景观。除了田园,陶渊明诗歌中还有诸多山水成分。

一、山水情怀产生的原因

一直以来,人们均非常关心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原因,人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无一例外地均会关注其思想内涵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时,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得到的答案会更好。通过辩证分析陶渊明的五次仕途经历,人们能够了解他放弃仕途,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山水的原因,简而言之就受家庭环境、性格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家世影响

陶渊明降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因此他的童年受政治阴影的影响极深。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作为东晋的开国元勋,功名显赫,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并担任荆、江两州的刺史以及长沙郡公。同时,陶渊明的父亲与曾祖父均曾担任过太守这一职位。陶渊明母亲则出身于书香门第。但陶侃在出身方面并不高,被称为“小人”,被当成是谋朝篡位之人,人生遭遇较为悲惨,可以想象,若其后人想要入朝为官势必非常困难。陶渊明小时候生活在浔阳紫桑(即今天的九江市),虽然家道中落,但幸运的是他仍然能够读书,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二)本性使然

陶渊明从小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因此其建立了兼济天下的抱负,可门阀制度的限制阻碍了其理想的实现,其理想最终沦为泡影,他和其他人的不同点在于“大济苍生”的精神以及“自尊”。

(三)社会原因

受晋代门阀制度的影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争权夺利的情况极其严重,陶渊明想实现自己的抱负谈何容易。晋安帝元兴元年,荆州刺史桓玄完全掌控朝廷军政大权,他拥有庞大的野心,不断对皇权发起挑战,想要谋朝篡位。受这些因素影响,陶渊明萌生归隐的想法。无奈的是,政治格局发生改变,他做了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此时,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既希望自己趁此机会施展抱负,但又对山水极为眷恋,想过隐居生活。之后,陶渊明慢慢发现其理想在幕府难以实现,归隐的决心更加坚定。

二、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一)“種豆南山下”,与自然相融合

古语言:“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陶渊明追求山野田间的隐居生活,他真真正正地实现了“大隐”。首先,陶渊明与其他士大夫不同,他不会通过游山玩水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白白将大好时光浪费。陶渊明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他躬耕于田垄,亲自到当地百姓家中和他们交流,在交谈中体会耕作的辛苦。其次,陶渊明每天都会耕作,亲眼见证了万物生长的奇妙过程,看到了植物发芽、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因此,从陶渊明的诗歌中,人们常常能够获得一种“物我合一”、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体验。

(二)“池鱼思故渊”,归隐在山水中

幼年时,陶渊明的家庭生活条件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落差。其曾祖父陶侃幼年时家庭条件较差,长大后又被人称为“小人”,使得陶渊明在同僚中显得比较自卑。为了改善生活,他之后进入仕途,担任一些卑微的官职。但是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官僚主义之风盛行,百姓深受压迫,而种种不幸(复杂的时代背景、官场上的不如意、仕途的坎坷经历)就让陶渊明看清了世态炎凉,认识到了仕途的艰难。因为之前已深刻认识到这种状况,所以在41岁时,他毅然辞官,归隐山林。《归园田居·其一》写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他将自己归隐的心思依托在山水田园中,笔下的自然美景不只代表山水风光,更真实反映了生活,他早已将自己的心交予山水。

(三)“性本爱丘山”,平淡中颇有气韵

陶渊明受其本性影响,热爱山水田园,而这让其作品给人清新、质朴、浑然天成的感觉。人们从其作品中常会感受到大自然在召唤他,好像诗人那颗被俗世长时间束缚的心早已按捺不住,想回到自然中。正是因为这种内心深处对自然的依恋与向往,陶渊明形成了“隐逸诗人之宗”的气韵。平淡、朴实是陶渊明诗歌语言的一大显著特征,这也与魏晋时期奢靡、华丽的文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其组诗《归园田居》与《饮酒》都通过质朴的风格将自己向往田园、在山水中怡然自得的悠然情趣体现出来,这些文字表面上看平淡且简单,但其中包含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本身与性灵的追求。所以,虽然陶渊明的诗看似平淡,但充满气韵,让人真切感受作者对黑暗世俗的厌恶以及对自然之趣的渴望。

三、结语

作为田园诗人的引领者,陶渊明的诗歌很少有作品被归类为山水诗,但对其诗歌进行分析可知,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意象就是“山水”。这些山水景物体现出他生命中的自然天性与外在的山水田园相契合。

(长治学院)

猜你喜欢

仕途归隐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草堂归隐
天宫院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