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卜筮在先秦时代的应用与影响
2018-11-22李聪
作为六经之首,《周易》在先秦时期居于核心地位,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周易》作为占卜所用的书籍,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应用。但是,人们不能仅因其用于占卜,就否认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正如学者金景芳所言:“《周易》是卜筮与哲理的对立统一体,既荒谬又合理。”本文主要通过《周易》卜筮在《左传》中的应用来剖析《周易》在先秦时期的应用及影响。
一、《周易》文本研究
(一)《周易》之作者
《周易》的作者在《易》学发展史上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重卦与卦爻辞的创作究竟归属何人的问题上。汉代当推司马迁的观点:“西伯……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文王拘而演周易。”班固撰《汉书》,承袭司马迁的观点:“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意思是说,伏羲发明八卦,文王重卦,孔子作《易传》。北宋欧阳修对《易传》的内容进行考辨,认为《易传》非孔子所作,为后来疑古学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周易》作者问题,学术界主要倾向于否定汉儒的说法。顾颉刚等人认为《周易》是周初作品,非文王所作;郭沫若则认为《周易》之作者为孔子之再传弟子所作;李镜池等人认为其与《诗经》成書年代大致相同,其作者也并非一人。
此后,学界对于《周易》的作者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讨,其中较有影响的说法是《周易》成书于春秋战国,经传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经过多人编纂整理而成。总之,《周易》成书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对其“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还是“人更多手,时历多世”这两种说法的探讨。
(二)《周易》之“易”
古往今来,历代学者对《周易》的成书年代与作者的解读众说纷纭,对“易”的释义较有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涵义有以下四种说法。
1.简易
《系词》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也称作“太一”,是开天辟地的整个宇宙,也就是最大最简的“一”,作为万物的开始。
2.蜥易
《说文》云:“易,蜥易,守宫也。象形。”因其篆文字形如同蜥易,且其属壁虎类动物,又能十二时变色,所以假借为“变易”之“易”。《说文》又引《秘书》说“日月惟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取日月更迭、交相变易之说,意义与《说文》引证相同。
3.交易
这里指的是相互交合、同一的意思。它在《周易》中主要表达出世间万物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4.变易
变易是易理的归宿。《系辞》说:“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综上所述,尽管学界对于《周易》的命名颇多争议,但是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说法还是强调其富于“变化”之意。
二、《周易》在先秦时代的应用
《周礼·春官宗伯》云:“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据史料载,周代卜噬之人常用《连山》或《归藏》,但在《左传》中则多用《周易》释义卦爻辞以说明事理。
(一)周人筮用《周易》
《周易》在先秦尤其是春秋时期的应用广泛,但是最主要的是用来论断吉凶和预测祸福,即遇事则卜。例如,《左传·僖公十五年》,晋献公将伯姬嫁与秦国,不知吉凶,于是占卜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爻曰‘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归妹之睽,尤无相也。”史苏按照《周易》中《归妹》这一卦中的上六爻辞来释义,认为此事不可行。
再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武子筮之,遇《困》之《大过》。史皆曰‘吉。示陈文子,文子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且其爻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困于石,往不济也;据于蒺藜,所恃伤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无所归也。”
由此可见,用《周易》占筮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十分广泛,用《周易》占卜的有卜人、筮人和筮史,在贵族士大夫中,《周易》应用最多也最受欢迎。
(二)周人语用《周易》
《周易》在春秋中期传播的最为广泛,《左传》中载有周人引用《周易》说明事理的例子。《周易》早在春秋时期就不只用于卜筮,其中所包含的哲理、格言等,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内容和语用材料。
例如,《左传·宣公六年》载郑公子曼满想让王子伯廖语做他的卿士。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在其周易《丰》之《离》。”这里伯廖引用《周易》对郑公子曼满进行评价。再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郑伯使游吉如楚。及汉,楚人还之……子大叔归,复命,告子展曰:“楚子将死矣……《周易》有之,在《復》之《颐》,曰‘迷復,凶。”《周易》中《復》卦上六爻辞为“迷復,凶,有灾告”。郑大夫游吉用周易来品评楚王德行,在占卜的同时重在解析“迷復”之意及其与凶象的关系,并以此预示楚人的下场。其中也暗用了爻辞所提到的十年之数。周人除引用《周易》评价《左传》中的人物外,还常常用来评价某一事件。再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史墨引用《周易》来评价鲁昭公死在乾侯这一事件,也是以《周易》为语用材料,采用口语话方式来进行阐释。
由此可见,《周易》在春秋时期不仅是遇事则占卜,周人用《周易》更是为了解决心中疑惑,进而达到阐明哲理的目的。
三、《周易》在先秦的影响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在先秦时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世界观及其哲学思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与《周易》中的哲学思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周易》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以儒家、道家为首的诸子百家,从而使中国文化形成了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
首先,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周易》中“天行健、地势坤”的思想相契合。儒家认为自己的德行、品德是天地赋予的,《周易》认为人与天地并提,天道是人性的根源,由此可以推论出,《周易》为儒家的思想奠定了基础;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又与《周易》中仁义思想相契合。儒家提倡人格培养应以“仁义”为核心。《周易》同样强调“仁义”对于人性的重要性,认为“仁义”是人道的根本。春秋时期之后,《周易》以其丰富的哲学思想被儒家学者所认同和弘扬,在先秦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中的核心思想“道”与《周易》中的思想不谋而合。《周易·系辞上》载:“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宇宙是本源,太极即宇宙,《周易》中的一切都与世间万物相关。本源的哲学思想与道家思想如出一辙。老子有“道一而生万物”的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说明万物即一切,宇宙即本源,三生万物即有了阴阳,与《周易》强调的万物都是一阴一阳的观念相契合。
《周易》作为古代占筮所用的工具,因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作为一部巫术与哲理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人们不能仅因其属于巫术的范畴就否定其中蕴含的哲理。如果脱离《周易》卜筮内容、《周易》象数去空谈义理,那义理便失去了意义,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难令人信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李聪(1997-),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